下水之后,舾装搞了一年多,在新历98年中期才完成。
只是,在随后进行的海军验收测试中,这两艘航母均暴露出了不少的问题,比如动力系统的可靠性不够高,以及高速航行中容易上浪,在高海况下无法让舰载机升空,升降机的位置不合理。
结果就是,两艘航母又被送回造船厂。
直到新历99年的春节过后,才再次进行验收测试。
虽然仍然有很多问题没得到解决,但是在国际局势严重恶化的情况下,帝国海军急需这两艘航母来镇场子。
拖到新历99年5月初,在几个主要问题得到解决之后,两艘航母正式加入海军的战斗序列。在正式交付之后,造船厂派了一支工程队伍进驻两艘航母,随时解决在使用中暴露出来的问题。直到11月,最后一批造船厂的工程人员才从航母上撤离。此后又返回刺州造船厂进行最后的检修,到大战爆发之后才重新加入了战斗序列。严格说,到这个时候才算正式服役。
按照新出台的战舰命名规范,两艘航母分别被命名为“帝都”号与“陪京”号。
主要性能
标准排水量:25000吨
满载排水量:32500吨
总长:255米
水线长度:242米
型宽:28.8米
吃水:8.1米
定员:1980人
飞行甲板长:259.5米
飞行甲板宽:33.5米
动力
锅炉:8台燃油锅炉
主机:4台蒸汽轮机
功率:160000轴马力
推进:4轴4桨
航速:33.5节
续航力:12500海里/12节
武备
高射炮:16门130毫米/ L40型(8×2),24门40毫米/L65型(6×4),30门25毫米/L70型(30×1)
载机
通常配置:一个舰载航空兵大队,下设三个战斗机中队、三个轰炸机中队、三个鱼雷机中队与一个用鱼雷机的侦查中队。
战斗机:25架(24+1)
俯冲轰炸机:25架(24+1)
鱼雷攻击机:29架(24+1+4)
总共79架
跟初始状态的“龙江”级比,“帝都”级最主要的改进,其实是采用了当时最为先进的高压锅炉,大幅度减少了动力系统占用的空间,为其他设施与设备腾出了地方,比如能够装载更多的燃油。
这套动力系统同样让“帝都”级吃够苦头。
延迟交付,没能通过海军的验收,全都跟这套动力系统有关。
所幸的是,在修修补补大半年后,小问题都得到了解决。只要把输出功率控制在15万马力以内,就能够稳定运行。由此产生的最严重的影响,只是让最高航速降低一节。不管怎么看,32.5节的最高航速并不是不可接受,而且在实际操作当中,对正常作战使用几乎没有影响。
真正的变化其实发生在最不起眼,也不容易被人发现的地方。
舰体结构。
没错。
跟“龙江”级相比,简直是脱胎换骨。
“帝都”级是第一种完全放弃了装甲防护设计,准确说是传统防御思想的大型战舰,同时是第一种按照“战场生存理论”设计的,采用小分舱布局,强调“受损不沉”总体生存能力的航母。
说得直接一点,从设计开始,“帝都”级就不强调能扛住多大的炸弹,能顶住多少条鱼雷的连续打击,更别说挡住巨炮的穿甲弹,而是着重强调了,在遭到打击、甚至是重创之后不会沉没。
为此,“帝都”级几乎取消了所有的装甲。
在舰体的水下部位,虽然也有防鱼雷隔舱,但是跟传统的防鱼雷隔舱不同,其设计的核心思想是耗散鱼雷爆炸时产生的冲击,避免战舰的主体结构遭到破坏,以及尽量减少进水舱室的数量。
为此,舰体被分成大大小小的三千多个水密舱!
帝国争霸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