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历97年的年底,海军就跟南江舰船设计院、刺州舰船设计院、浦州造船厂与刺州造船厂签署了一揽子设计建造合同,以委托的方式订购了四艘新式航母,分别在98年第一季度与第二季度开工,保留追加订购第二批四艘的选择权,且承诺的下达订单的时间不得晚于新历99年底。
这个时间点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在新历99年底,两家造船厂将各增加两座船台。
当然,计划肯定赶不上变化。
不过,那些都是后话了。
在新历97年最后一天,新航母的首舰在浦州造船厂铺下第一块龙骨。第二天,也就是新历98年第一天,二号舰在刺州造船厂开工。只不过,在接下来的三个月内,两艘航母的建造速度都十分的缓慢。
不是海军的拨款没到位,而是设计工作还没有完成!
海军下订单的时候,南江舰船设计院只完成了舰体,准确说是基准部分的设计,勉强能让造船厂开工。
造船厂还给出了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第一批四艘同步建造,能降低建造成本。
拖到第二季度,在首批订购的后两艘开工之后,建造工作才全面提速。根本原因是南江舰船设计院利用这几个月的时间,完善了设计,把设计图纸交给了造船厂,也就不再需要拖延进度了。
要说,这是帝国海军第一种在没有完成设计的情况下就开工建造的主力舰。
在该级航母上,还开了一个先河。
新历98年的年底,第一批四艘航母还在船台建造阶段,帝国海军就为其举行了隆重的命名仪式。
这可是破天荒的第一回。
按照规矩,战舰都是在完成建造,交付给海军的时候才举行命名仪式,以此象征战舰正式具备了生命。
简单的说,就像人诞生。
哪怕遇到特殊情况,比如在上次大战当中,“龙兴”级的后几艘都是在下水之后就举行命名仪式,以此确保在完成建造,交付给海军之后,能立即启动验收工作,然后加入海军的战斗序列。
为在船台上建造的战舰命名,放眼全世界,也没有多少先例。
按照新的命名规则,舰队航母都以帝国的行省命名,而且采用行省的简称。
首舰被命名为“浦”号,后面三艘依次为“闽”号、“鲁”号与“粤”号,也由此被称为“行省”级,或者是“浦”级。
新历99年10月底,首批四艘“行省”级在一周内陆续下水。
主要性能(建成时)
标准排水量:34750吨
满载排水量:40800吨
总长:270米
水线长度:264米
型宽:31.8米
吃水:8.6米
定员:2880人
飞行甲板长:275.5米
飞行甲板宽:44.5米
动力
锅炉:8台燃油锅炉
主机:4台蒸汽轮机
功率:180000轴马力
推进:4轴4桨
航速:32.5节
续航力:15000海里/16节
武备
高射炮:24门130毫米/ L40型(12×2),48门40毫米/L65型(12×4),60门25毫米/L70型(60×1)
载机
通常配置:一个舰载航空兵大队,下设四个战斗机中队、四个轰炸机中队,三个鱼雷机中队与一个用鱼雷机的侦查中队。
战斗机:33架(33+1)
俯冲轰炸机:33架(33+1)
鱼雷攻击机:31架(24+1+6)
总共97架(可以根据任务需求对舰载机做出调整,载机总量通常维持在80到100架之间)
帝国争霸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