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忘了,由“华城条约”与“伦泰条约”共同促成的“海军假期”是战后世界和平稳定的基石。
现在,这块基石就要粉碎了!
十五年的“假期”结束之后,帝国海军才如梦方醒。
在东望洋,狭夷海军有四艘舰队航母,而且能在两到三年之内扩充到六艘;纽兰海军有四艘舰队航母,有望在几年内获得第五艘。如果把布兰皇家海军派驻梵炎洋的算上,帝国海军在新历97年到99年要面对十余艘舰队航母,而在新历99年之后,甚至有可能得同时面对十五艘!
把两艘还在进行舾装的“帝都”级都算上,帝国海军也只有六艘舰队航母!
虽然单独拧出来看,论航母实力,帝国海军绝对是第一,超过了任何一个对手,但是帝国海军要对付的是所有列强,因此要比较,也该跟其他列强的总和比,而不是跟某一个或者某几个列强比。
帝国海军再是能打,六艘航母也不够用啊!
所幸,在大萧条的摧残之下,西方列强也并非铁板一块,因为贸易摩擦等等问题而矛盾丛生。
在“马放南山、刀剑入库”十五年后,没哪个列强拥有发动一场战争,并且取得最后胜利的绝对把握。
当时,摆在众多列强面前的现实就是。大家都有足够自保的军事力量,却不足以在一场全面战争中取得决定性胜利,更别说是战胜所有的对手。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列强都需要时间重振军备。
再急,也无法在一夜之间造出几十艘航母。
从动员角度看,肯定需要时间对工业体系进行整顿,还要对资源进行梳理,一年缓冲期很有必要。
说得形象一点,将要进行的是一场马拉松,在开始之前肯定要花时间做热身运动。
到了年底,帝国海军拿到了南江舰船设计院的报告。
此时,两艘“帝都”级已经下水,进入到舾装阶段。
虽然按照规划,接下来要让几艘战列舰上船台进行中期大修,但是最迟到新历98年的第一季度,浦州造船厂与刺州造船厂的两座大型船台就会空出来,而且各自新增的两座五万吨级船台也会当年中期竣工。
此外,还得考虑申请建造的拨款。
如此一来,在新历97年年底就得拿出具体的设计方案。
一年时间,算不上充足。
不要忘了,休假的可不止是海军,还有为海军服务的舰船设计院与造船厂。
为了简化流程,帝国海军没有按老规矩走正常招标流程,而是把包袱甩给了南江舰船设计院与浦州造船厂。
简单的说,让这两家企业牵头组建一个集设计与建造于一体,能承接新式航母设计与建造工作的团队。
这么做除了能简化流程,还有一个非常突出的好处,节省了设计费用。
严格说来,也不是节省,只是不需要提前支付,而是分摊到建造的航母上,算在了建造费用里面。
问题就在这里。
因为需要分摊设计费用,海军又不愿意为此增加每艘航母的建造费用,所以就只能在其他方面想办法,比如一次订购所有设备与零件,跟钢铁厂等上游厂商签订长期供货协议,按统一标准建造等等。
这些办法,无一例外都要求扩大建造规模。
像“帝都”级那样,一次建造两艘肯定行不通。
所幸,在当时,这不是问题。
谈判期间,海军就表示,第一批就会订购四艘,而且会根据情况,决定是否立即订购第二批。
关键就是,按照规划在新历99年的年底,浦州造船厂与刺州造船厂将各增加两座五万吨级船台。因为其他三家大型造船厂也在扩建,能够承担非航母之外的其他大型战舰的建造工作,所以到那个时候,仅这两家造船厂,就能够同时安排八座五万吨级的船台为海军建造航母。
有了这个保证,南江舰船设计院立即有了动力。
只用半年,南江舰船设计院就按海军的要求拿出了第一份设计书。
帝国争霸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