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了,齐黄二人撤了那的军队,燕王确实没兵造反了,可耽误他攻城略地了么?耽误他打败耿炳文了么?
没有耽误,可耽误了朝廷就近调兵平叛啊!
常吕又道:“黄公和方公提出保举法,命文臣五品以上及县令各举贤才。不管是平民百姓还是充军犯过罪的,只要有一技之长,都可以荐举,唯才是举,这既体现了皇帝不拘一格用人才的帝王气度,又为国家增添了许多人才。”
见王凡似乎面露不懂,常吕解释道:“周公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单只是科举一路,如何能够天下英才入朝廷彀中?”
“对,常公说的对啊!”王凡一副感慨惊世大傻逼的语气,让常吕误以为他心服口服,为自己之前的错误而羞愧,面上更加和善。
“当然,小天师担心这其中会不会有人徇私舞弊,甚至做出卖爵鬻官的事,也是中肯之思。黄方二公实施此政时,也有此担心,故而立下重规,胆敢知法犯法者,罪加一等。”
常吕显然对这项政策十分的满意,要不然也不会用周公吐哺和唐太宗两个典故。
“若是因为害怕被坏人钻了空子,便不去做这件事,岂不是因噎废食么?”
“对,对,对...”王凡一副学生受教的语气,心说:你小子是没看过明史,你但凡看过明史,就知道,当明朝的皇帝很简单,士大夫反对的,你只要坚持执行,就算出乱子,也不会是灭国之乱。但士大夫举双手赞成的,只要听了,那就是奔着亡国灭种去的。
建文帝为啥执政四年,方孝孺连个进士都不是,却在后世文人中,得到如此高的吹捧?
还不是因为干的都是对士大夫们有利的事?
光是保举制这一条,让江南文官多少本来考不上科举做不了官的子弟当了官?
这些人能不夸建文皇帝的好?
但王凡此刻懒得和他掰扯,只想着赶紧把这个杠精送走。
主动道:“常公说的是啊,朝廷想要给江南诸省减税,也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啊!尤其是现在北方燕藩作乱,朝廷施恩江南,尤其是江西、江苏、浙江、福建四地,更是让朝中籍贯在此四地的八成官员们感恩戴德,誓死效忠朝廷。”
虽然有敷衍的情绪在,但王凡还是有些憋不住嘲讽,后面一句话就差点名了皇帝是个大傻逼,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呢。
结果常吕却是一点也听不出嘲讽,笑的那叫一个开心,若是因为没有胡子,说不得就得学齐泰黄子澄等人捋着胡子笑起来。
“孺子可教也!”常吕对王凡去掉子字,称呼自己常公,而不叫常公子十分满意,对他能够举一反三,主动承认自己的错误,更加开心,俨然一副把王凡当做自己学生的态度。
该走了吧,王凡见他如此高兴,心说差不多了吧,这几天咱俩抬的杠我都认了,你怎么还不走。
又想了想,是不是还有哪些杠自己没认?
思来想去也想不出来了,唯一没提的就是方孝孺的井田制,俩人在这块上倒是保持一致。
认为井田制不适合。
王凡认为的不适合,是这种制度就不适合现在的发展。
常吕认为的不适合,则是认为平定藩王之乱可以试一试。
也是因为这事,王凡开始意识到这个杠精有点蠢,之前之所以没看出来,是因为被他渊博的知识所迷惑了。
多读书还是很有好处的,眼前的常吕就是典型的代表:读的书多了,很容易掩盖你的愚蠢,让人以为你只是杠精。
“文开啊,要不然你还俗去考科举吧,拜我为师,必叫你高中!”常吕看着终于被自己掰过来的王凡,成就感爆棚。
王凡一愣,先是愣他嘴里的文开是谁,马上明白是张懋丞的字,随后愣的是这孙子脑子什么毛病,居然让自己还俗考科举?
他哭笑不得,你小子年纪也不大,看起来和曾凤韶差不多,这是和自己抬杠抬出感情来了,居然还想收自己为学生,保准能高中。
大明公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