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方论道圆满结束。
姬诩送别诸子群贤。
与老子归于周之藏室。
老子既曰,“今你已入我门下,我自当传道于你。”
姬诩感而拜之。
老子既讲《黄庭经》于姬诩曰,“你虽于己道已有所悟又因此次论道得闻诸道,但本根尚未明之亦未明得通道之法,今我讲经助你,望你能一观己身之妙理悟明大道之玄机。”
《黄庭经》后世亦有此经乃道之本经,含上清大道为上清派之本经。
其传为为上清派祖师紫虚元君魏华存所作。
(上清派亦传有《上清大洞真经》。
抱朴子葛洪、山中宰相陶弘景皆为此派所尊,乃至青莲居士李白亦曾习于此道。
其中道家先贤抱朴子葛洪开于罗浮道统。
道教大宗师陶弘景创立茅山派,尊三茅真君,撰《真灵位业图》。
茅山派为上清宗坛、道门主流。
与龙虎山、閤皂山同为道教三大符箓派,号称三山符箓。)
此经全文成于魏晋时期。
而此世姬诩自幼诵悟此经,也是其明悟此世乃西游世界的原因之一。
此世此经乃太上化身三宝君,即天宝君、灵宝君、神宝君,传大道之三洞《洞真》《洞玄》《洞神》三者(此三洞经符乃道之纲纪),于人间教化众生时所留。
随着老子讲经,姬诩开始问道己身。
此身之道为何道?
方至此界始闻此世为周朝王室。虽无后世之享乐,却身份尊贵甚至可一言定人之生死。
又见此界民生艰苦,心有善意不忍见民众受难,发仁德之心。
然虽有善圣之心,却非至圣母。
损己利人,姬诩不为之。
此时不精悟道却知儒理。
所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也。
渐有权。
则行知行合一之道。
有心、有力、不损害妨碍到自己,这是姬诩行此道之因。
姬诩实无将众生之担全于己身之德。
后知此世为神话世界为西游世界。
姬诩更奉。
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之理。
三皇五帝,圣王先贤,尚留人于自强,况姬诩此时之力乎。
人道在代代相传、自强不息、万众其心,方合苍生万灵之繁衍,大道天衍之遁一。
自知神圣之伟。
姬诩之心。
既为。
长生久视。
自在逍遥。
随心所欲。
姬诩悟道之因,在于欲求无上之法得无上之力,以保身由己意。
己心喜之,则从心而动,不为外物所滞。
己身不愿,则不改本意,不为外力所动。
姬诩之道,表于修仙,实全在一心。
当为。
心道。
心内纳之,锦绣山河,万千社稷,皆可允之。
心外拒之,亘古匆匆,沧海桑田,皆一拒之。
吾心即道,混元如一,既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乃至非我想者不入我心既为心外。
心外之徒,诸天神佛万界众生,皆为外道,以魔降之。
姬诩已明本心见不生不灭之本性。
此即明心见性。
正所谓。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此身天地一蘧庐,世事消磨绿鬓疏。
毕竟几人真得鹿,不知终日梦为鱼。
终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
归来偶把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既曰。
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
西游之灵台方寸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