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猛让独孤信和杨逍二人先行下马,一来让马歇歇脚,二来给灯笼再换新的蜡烛,这一晚,三个人只顾说话了,就没怎么管灯笼的事,直到灯光已经摇摇晃晃,随时都有黑灯瞎火的可能时,石猛才建议大家停下来。
刚收拾停当,杨逍就首先开口道:“自古以来,就一直流传着文人无行这种说法,甚至在一些影响深远的文人墨客死后,其谥号的含义大多毁誉参半。这就是所谓恶谥。说到恶谥,其实就是含有贬义的谥号。而且社会普遍对于文人的评判大多不高,甚至还出现了‘仗义多是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的激进言论。请问二位哥哥,为什么会出现轻视文人,甚至是蔑视文人的言论呢?”
独孤信答道:“原因其实也不难找,文人一般来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走仕途之路的文人,还有另一种则是郁郁不得志的秀才,或者说还未被真正发掘的文人。前者一般被视为国家之楷模、之栋梁;而后者就被人视为‘百无一用是书生’的典型代表。而发出‘文人无行’这种言论的,很有可能是已经当了官的知识分子,或者他们的朋友,无形中会对那些还没有实权,甚至走不仕途的知识分子产生鄙夷之感,以此来彰显自己的与众不同。不过能够当做这句话的佐证的事例,当然也不少。我就记得有人曾经写过这样的诗句:‘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恐多情累美人’。就连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其在晚年的时候,同样花钱买了两个歌女,为其老年生活增添一份异样的光彩。还有一种文人,他们可被称为脚底文人。从字面意思就可理解为身为文人本身,既不忘了自己忧国忧民的才能,同样忘却不了花天酒地的本性。空有一身抱负,却无法在社会创造价值,只能寄人篱下,多的是捶胸顿足,缺的是用武之地。被后人大为赞赏的东方朔,其身份也仅是汉武帝身边的俳优,也就是专门负责乐舞戏谑,以此获得报酬的艺人。以当时的情况而言,他的满腹经纶只能作为汉武帝茶余饭后的玩乐;而战国时期著名的说客毛遂,也只是平原君呜呜泱泱三千食客中的一员,他在平原君门下时,认为自己的能力是如此之高,却天天忍受这粗茶淡饭的凌辱,便在平原君面前又唱又哭地索要酒菜,这放到现在,可不成了乞丐。好在平原君不与他一般见识,值得一提的是,毛遂终究还是在平原君危难之时,鼎力相助,让其得以重回相位。文人大多的出路就是成为各个衙门里的幕僚或是师爷,还有不少人成为私塾里的先生,也就是所谓的‘寒士’。这些职位在当时来说都属于下三流,或者说是不受高层知识分子待见的。民间甚至还为此编了一段十字词:‘一笔好字不错,二等才情不露,三斤酒量不醉,四季衣服不少,五子围棋不悔,六出昆曲不错,七字歪诗不迟,八张马约不查,九品官衔不选,十分和气要得。’”
石猛道:“之所以文人的历史评价历来不高,这其中当然出过一些害群之马,才会让人潜意识里会想到这句话。从漫长的历史来看,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当属唐朝武则天当政时期的诗人宋之问。这位《渡汉江》的作者,其在唐朝初期在诗歌的地位极高,甚至被誉为初唐诗坛的盟主。他的诗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深刻地表达了远在他乡的游子之情。其实,这首诗,真实的情况是这位诗人有家不能回,因为当时的他有罪在身,被贬到边疆,无法回家。而这首诗的中心意思,其实就是表达了一个通缉犯的思乡之情。宋之问不仅有才华,而且长得也是非常英伦,简直可以说是风流倜傥。他最厉害的是,说话滴水不漏,八面玲珑,惹得女皇帝武则天对他是疼爱不已,深得女皇器重。”
独孤之后复孤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