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逍此时好奇地问道:“在这众多的‘武’皇帝中,如果单以个人武力论,到底哪一个可以排在第一位?”
独孤信道:“像周武王、汉武帝、司马炎、萧赜、萧衍这些人,功绩虽大,但并没有亲自拎刀子战场搏杀的经历,所以就不在这次讨论的范围之内了。东汉光武帝刘秀、魏武帝曹操、后赵武帝石虎、南朝宋武帝刘裕、南朝陈武帝陈霸先、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后唐太祖武帝李克用,这些人都是战场的好手,他们都有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箭法高超,敢玩命,冲锋陷阵,一往无前。他们中,箭法最强的,应该是后唐太祖李克用。”
石猛道:“那李克用的箭法与飞将军李广相比如何呢?”杨逍道:“这只有天知道,就像人们经常讨论的关公与秦琼谁更厉害,两个人不能生在一个时代,实在是太遗憾了!”
独孤信道:“关于李克用的箭法,史书有记:‘年十三,见双凫翔于空,射之连中,众皆臣伏。’‘又尝与达靼部人角胜,达靼指双雕于空曰:‘公能一发中否?’武皇即弯弧发矢,连贯双雕,边人拜伏。’‘每召其豪右射猎于野,或与之百步驰射马鞭,或以悬针树叶为的,中之如神,由是部人心伏,不敢窃发。’‘因时时从其群豪射猎,或挂针于木,或立马鞭,百步射之辄中,群豪皆服以为神。’想想看,两次一箭双雕、百步之外射马鞭、百步之外射柳叶、针,堪称箭法如神!也正是凭借着这出神入化的高超箭法,李克用一次次地在战场逢凶化吉、化险为夷,与死神擦肩而过。”
杨逍接着问道:“若论单打独斗的实力,这些帝王们谁又能够傲视群雄呢?”
独孤信答道:“能以刀搏杀,力锉强敌,横扫千军的,当数光武帝刘秀和南朝宋武帝刘裕。刘秀最惊艳的表现是昆阳之战。王莽以四十二万大军围困昆阳,刘秀先是领十六骑杀出重围前往郾城和定陵搬取救兵,搬取到的救兵不多,只有万余人,刘秀却意气自若,独自领着一千名骑兵率先闯阵,连番血战,终于解围。在这场战斗中,刘秀的胆气足以包天,个人搏杀能力足以睥睨天下英雄。南朝宋武帝刘裕出身贫寒,却天赋异禀,风骨奇特,两臂有千钧之力,投军后迅速在军中大放异彩,受到了军界、政界的瞩目。在吴郡的一场战役中,刘裕一战成名。东晋隆安三年,刘裕带领几十人一起在吴郡一带巡逻,突然遭遇了几千名贼寇。这些盗贼当然不把刘裕这几十人放在眼里,狂呼怪叫着冲来,很快就把刘裕之外的几十人歼灭了。可是,单独剩下的刘裕一个人,居然扭转了败局!刘裕手舞长刀,狂劈乱砍,一下子就砍翻了数名贼人。贼军被他的狠劲所慑,谁也不敢和他交手,转身就走。刘裕一人得势,毫不手软,挥舞着长刀,嗷嗷狂叫,一个人竟然追着几千人砍杀!当时,名闻天下的‘北府军’首领刘牢之的儿子刘敬宣率轻骑军经过,将这不可思议的一幕尽收入眼底,将刘裕视为天人。刘裕敢战之名也由此传遍天下。除了述武力超强的这些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秦武王嬴荡。此人功业不显,也没有战场的英雄事迹可以炫耀,但似乎却是个人武力最高的。秦武王身高体壮,威猛雄壮,喜好跟人比角力。他曾引任鄙、孟贲等一班勇士到宜阳巡视,闯入洛阳,窥伺周鼎。周鼎是大禹收取九州的贡金铸成的九个大鼎,又称‘九龙神鼎’,由夏传于商,商传于周,迁之于洛邑。迁时,用卒徒牵挽,牛车负载,不知其重量几何。秦武王逞强好胜,要与孟贲等人比赛举鼎,结果大鼎脱手,砸断胫骨,到了晚,气绝而亡。秦武王举鼎之事虽成历史笑谈,但他的神力盖世,令人生畏。”
石猛问道:“那前面所说的那么多,到底谁名副其实呢?”杨逍道:“真正能够名副其实的,其实也没几个。”
独孤信道:“是的,名副其实的,的确寥寥无几。诸如周武王姬发、秦武王嬴荡、汉武帝刘彻、汉光武帝刘秀、魏武帝曹操、晋武帝司马炎、南朝梁武帝萧衍等,真正名副其实者,寥寥无几,充其量不过三个半罢了。余者,不过是‘子议父、臣议君’之背逆大势下,或无可奈何,或拍马溜须,给出的彻彻底底戴高帽子之‘美谥’。”
独孤之后复孤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