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逍话音未落,独孤信和石猛二人已经按捺不住,都想跟他论道论道。
石猛首先说道:“论古人的事迹,也是为了我们自己做事时不至于无所适从,犯下与前人一样的错误,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秦惠文王年仅十九岁继位,诛杀商鞅,平定权臣之乱。后来他又改秦国君主的称号‘公’为‘王’,北扫义渠,西平巴蜀,东出函谷,南下商於,为秦统一六国打下坚实基础,是秦国当之无愧的第一王。俗话说虎父无犬子,这样一位伟大的君王后代想必也会比较出色,为何武王荡会如此荒唐呢?”
独孤信笑道:“石大哥说得有理,既然‘虎父无犬子’,秦二世怎么那样啊?他的父亲那可是号称千古一帝的秦始皇啊!”
杨逍也不甘落后,他也问石猛道:“石大哥说虎父无犬子,可是我认为虎父不一定无犬子,‘龙生九子,各有不同’,后辈的心性怎么能与前辈一样呢?如果宋朝皇帝个个都如太祖赵匡胤那样举世无双,唐朝皇帝个个都像唐太宗李世民那样文武双全,那么世就会少很多亡国之君,哪里会有什么改朝换代的事情呢?”
石猛道:“关于秦武王我还是有点了解的,作为秦惠文王嫡子的武王嬴荡在历史还是很有作为的,汉文帝时的大才子贾谊是这样评价的:‘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可见武王嬴荡在为政还是有一定成就的。其在位期间,连横卫秦,连越制楚,平定蜀乱,设立丞相,疏通河道,筑堤修桥,可见他是较有成就远见的王。可是,无论他自己多么野心勃勃,无论他多么年轻有为,无论他的父亲多么英明神武,无论他多么孔武有力,他以身犯险去举鼎,就是不明智的,这个没人否认。”
独孤信道:“秦武王为何会被后人诟病?这就来源于他的先天特长。武王嬴荡天生神力,从小就喜欢有关力气的游戏,因此宠信乌获、任鄙、孟贲等人。后来秦武王与孟贲比赛举‘龙文赤鼎’,秦武王手下的那些大力士,在举鼎时使出了吃奶的力气,分毫未动,秦武王就说看你这熊样,看我表演,那不是夸张,秦武王,真的是单手举鼎,鼎是举起来了,他如果,马放下来,就没事,错就错在,举起来了,他还要走几步,结果,刚走了几步,鼎就掉了下来,把秦武王的腿砸得稀巴烂。当大夫们救治时,看到秦武王两眼出血,胫骨折断,到了晚,气绝而亡,年仅二十三岁。一代神武帝王就这样荒唐的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成为后世的笑柄。”
杨逍道:“按《逸周书》谥法所说,谥号是武的话有以下几种:刚强直理曰武;威强敌德曰武;克定祸乱曰武;刑民克服曰武;夸志多穷曰武。秦武王谥‘武’正合夸志多穷曰武,很合适。秦武王话说的太满了,‘平生所愿,夺取宜阳,以窥周室,死而无憾’,结果一语成谶,真的功成身死了。不过他这一生虽然短暂,可绝对不是碌碌无为的。”
石猛轻叹了一声道:“谥号为武,就能说明秦武王嬴荡绝对不是一个昏庸之辈。”
独孤之后复孤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