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高孝珩等人的谋划,是要趁腊月二十三这天,高纬举行朝会,召集群臣,宣布传立于太子的决定之机,伏兵于邺宫千秋门内,一举诛杀经此上朝的高阿那肱,尔后由时任领军将军的尉相愿接替韩长鸾掌握内廷宿卫,逼迫高纬召回任城王高锴主持朝中军务。
不料,待到举行朝会的当天,高阿那肱却因为家中妻妾起了纷争,耽搁了上朝的时辰,改从另一条捷径入了宫,致使高孝珩等人的谋划完全落了空。
高孝珩眼见发动兵变难以成事,也来不及再与莫多娄敬显、尉相愿等人商议,遂在朝会上再次向高纬提出,要率领一支兵马西取潼关,直捣长安,以解邺都之困。
高阿那肱、韩长鸾因见高孝珩当廷忤逆皇帝的心意,坚持要率军反攻关中,便趁势诬指高孝珩暗中与已归降北周的高延宗勾结,欲图不轨,建议将他贬为庶民,永不叙用。
高纬心中虽嫌恶高孝珩不识时务,但因忌惮其在朝中位望尊隆,担心骤然将他贬黜,更易激起群臣的不满,说不准还会妨碍到自己禅位这件大事,于是从轻发落,只将高孝珩调赴沧州任刺史了事。
高孝珩这一被贬离京,邺都朝中再无一人能够劝阻高纬随心所欲地荒唐行事了。
几天之后,高纬召集满朝文武于邺都金凤台,举行降重的禅位典仪,正式将皇位传给了年仅八岁的太子高恒(高恒原本在高纬自晋阳奔回邺都之后,便随同祖母胡太后,母亲穆皇后被高纬一并送往朔州作为人质,在北上路过任城王高锴的辖境时,被高锴婉言留下,后又派人护送回了邺都),改年号为承光。
高恒继位后,尊奉其父高纬为太上皇帝,祖母胡太后为太皇太后,生母穆黄花为太上皇后,并传诏大赦天下。
高纬虽然将皇位传给了幼子,却丝毫未能改变北周大军压境,邺都已成累卵之势的危急局面,就在举行禅位大典的短短数天之后,便从前方传来了周军前锋已逼近邺都西郊紫陌的消息。
对于紫陌这个地方,高纬是再熟悉不过了:他从小就常听人说起,三十年前,他的祖父文宣皇帝高洋就是从晋阳统军南下,驻兵于紫陌桥边,逼令东魏皇帝逊位于他,继而登基成为北齐的第一位皇帝的;而在数年前他刚刚从故去的父亲高湛手中接掌朝政后不久,大将军斛律明月于河洛大败周军,率军得胜还朝时,也是在紫陌桥头接到他严令散军的诏命,由于替麾下将士争功公然违抗诏命拒不散军而开始招致他的猜疑,终被抄家灭门的;更令他记忆犹新的是,仅仅数月之前,当他携爱妃冯小怜前往晋阳天池围猎路过紫陌之时,他还下马摘了一朵桥边生长的野花亲手戴在了美人的鬓边......
“臣等已为陛下草拟了一份激励将士,共御外侮的讨贼檄文,恳请陛下遍出宫中财货,班赐三军,并登城当众宣读此檄文,率军誓守邺都,力挽狂澜!”
以新任尚书左仆射斛律孝卿为首,包括黄门侍郎颜之推、中书侍郎薛道衡、散骑侍郎李德林在内的几位大臣跨步出班,打断了高纬的沉思,拱手请求道。
高纬从沉思中醒过神来,脸色忧郁地看着面前站着的几位文臣,勉强打起精神,答了一声:“就依众卿所奏行事吧。”
斛律孝卿闻言大喜,急忙派人前往邺宫内库搬运钱帛分赐三军将士,又在陪同高纬登上城楼检阅三军的途中不厌其烦地叮嘱高纬如何慷慨激昂,声泪俱下地宣读檄文,以期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军中将士同仇敌忾、誓与邺都共存亡的情绪。
高纬有一句没一句地听斛律孝卿在耳边唠叨着,在大臣们的簇拥下登上城楼,眼望着城下黑压压一片攒动着的人头,不知怎地,忽然联想起了昨日和爱妃冯小怜在宫中后苑观赏斗鸡的场景,不由得“扑哧”一声笑了起来。
“陛下敛容,城下数万将士可都在瞧着您哪。”斛律孝卿见状,慌忙趁呈上檄文的机会小声提醒高纬道。
伐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