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是政治家躲在幕后操控的游戏,士兵,才是真正浴血奋战的勇敢者。
其实,就像今天的网络游戏一样,政治家,就是坐在屏幕前的操盘手。区别在于,网络上的士兵,可以死无数次;而真正的战场,士兵的生命,只有一次,死,就真的死了。
公元前632年4月,诸侯大军汇集城濮(今山东鄄城西南临濮乡),甲兵林立,车马喧腾。这个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突然汇集各方势力,变得热闹非凡。
不过不是有大明星来表演,而是要开战,比表演精彩。
子玉的军队,主要是申、息两地的精锐;另外如陈、蔡、郑、许几个小国,都是狐假虎威一类的陪衬,楚军胜则跟着胜,楚军败则跟着败。
论实力,楚国军队常年征战,训练有素,加上几个小国的助阵,远远强于晋国;但晋军这里,加入了齐、秦两个大国,实力直线飙升;宋国对楚国仇深似海,时刻想报仇。关键是齐、秦的加入,完全改变了对阵双方的强弱格局。
子玉也算很有水平,因地制宜,首先选择了险要地方安营扎寨。
地势不利,这让晋文公很不爽,心中产生一丝疑虑。紧接着,他得到消息,有士兵在念叨:“田地里绿草繁茂,撇开旧草,对新草加以锄犁。”
这话,听起来不错,暗示晋军强盛,将谋立新功。晋文公听着却很别扭,好像自己弃旧谋新一样。
狐偃开导他,说:“战吧!如果能够战胜,一定称霸诸侯;即使失败,晋国表里山河,也没什么可担心的。”
成语‘表里山河’,说得就是今天的山西大地。
晋文公还是犹豫不决,不想开战。如今晋、楚战场相遇,虽然楚成王不在,但他的恩情还在,胜,不爽;败,不利。今日退避三舍,但昔日的人情债,是没法还清的。最关键一点,输不起,晋国刚刚有些起色,如果战败,只怕内部人要造反。
这时,另一个重要人物——栾枝,开口了。
栾氏是晋国公族,一个大家族,姬姓。昔日栾共子忠贞而死,他的家族得以保存,其门生故交众多,长期受到重用;栾枝没有从亡之功,照样位居‘六卿’。
此人确实有水平,没有受到楚成王的恩惠,当然不惯着,说道:“汉水以北的姬姓小国(汉阳诸姬),都被楚国吞并完了,不能顾忌小恩小惠,而忘记大耻大辱,应该出战。”
‘汉阳诸姬’的说法,首次出现。一般认为,是西周昭王、穆王时期,分封的一些姬姓诸侯国,目的就是为了扼制楚国,和掠夺战略物资‘铜’。其中较大的如随、蔡、申、息等,大约数十个。
确实,春秋时期,楚国吞并的诸侯国最多,所以地盘越来越大;当然了,晋国也没少吞并,不过比楚国少一点儿而已,排在第二位。
虽然众将士都主张作战,晋文公重耳依然难下决心。他不仅仅顾及恩情,更害怕战败。这一场大战,必将死伤无数,如果战败,将牵扯到他的地位,将引起国内震动。
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这种心态,让晋文公做了一个噩梦,吓出一身冷汗。他梦见和楚成王单打独斗,结果被楚成王压在身下,打破脑袋,挖出大脑咀嚼。
这噩梦,简直一部僵尸恐怖大片。
古人相信鬼神,这个梦让晋文公恐惧不已,认为神不支持自己,故而托梦转告。为了解开国君的心结,狐偃扮演了一次周公,为他解梦:仰面朝天,是得天想照;匍匐在身,是伏地请罪,大吉大利。
结论是:如果开战,晋国必胜。
这梦,圆的不错,但也太牵强了,糊弄傻子呢,连晋文公都不太信,依然顾虑重重。就像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一样,孙权如坐针毡,几番衡量,很难决定是战是和。
其实,以晋国为主导的实力并不弱,而且有齐、秦、宋大力支持,完全可以一战。
再说子玉,指挥军队,依仗地势,雄心勃勃准备决战。他首先派斗勃下战书,书曰:请与君之士‘戏’。
春秋风云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