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还记得太叔带吗?周襄王的亲弟弟,惠后的宝贝疙瘩,因封地在甘(今河南洛阳市古城乡),也称甘叔带。
公元前649年,因不甘心只当个王爷,他曾勾结伊洛之戎,攻打洛邑,进入王城,烧毁了东门。之后秦、晋出兵,解救了周襄王的燃眉之急。
当年秋季,晋惠公还派代表,让戎人与王室讲和。
第二年,周襄王调查戎人来犯的原因。查来查去,原来是弟弟太叔带搞的鬼。吃里扒外的东西,没有惩罚你,竟然勾结外敌入侵,周襄王非常愤怒,就准备捉来问罪。
太叔带听到消息,急忙逃到齐国。他来投奔,给齐桓公出了个大难题:杀,不好,他是周襄王的弟弟;放,也不好,他又是周襄王的敌人;最后经过讨论,还是养着吧,希望时间能冲淡周襄王的恨。
同时,为了安慰周襄王,齐桓公装出盟主的架势,派管仲作为代表,前往洛邑,让戎人与周王室讲和;派隰朋前往晋国,让戎人与晋国讲和。
随后,齐桓公派大夫仲孙湫,去朝拜周襄王,顺便看看情况,为太叔带求情,希望兄弟能和好如初。
仲孙湫是个机敏的人。他察言观色,发觉周襄王怒气未消,依然对太叔带的做法恨恨不已,所以也没敢冒然张口。回国后,直接告诉齐桓公,周襄王余怒未消,没有十年,是不会召太叔带回去的。
太叔带逃跑后,王城没人闹事,周襄王清净许多。
到公元前638年,王室内部安定了十年,富辰看周襄王的怒气已消,找个机会对他说:“请您把太叔召回来。《诗经》说:和邻里融洽,姻亲才能友好。自己兄弟都不和睦,怎么能要求诸侯顺服?”
富辰绝对是个忠臣,也是出于好心。但是,在王室工作了许多年,他对太叔带的人品,还不够了解。那就是一块茅坑的石头——又臭又硬,非要给它洗涮干净,有用吗?还是那个德行。
周襄王执政多年,岁数大了,政权稳了,日子安逸了,怒气也渐渐淡了。听了富辰的话,觉得有道理,于是,派人从齐国召王子带回京。
此时,距离仲孙湫的预言,整整十年,齐桓公已经去世五年多了。
有些人,属于厚颜无耻、不知悔改的类型。对他一忍再忍,一让再让,千般示好,也改变不了他的贼心。很不幸,太叔带就是这类人。
当初重耳居狄的时候,娶了季隗,赵衰娶了叔隗。这两位狄女,不仅长相漂亮,人品也是首屈一指,都是狄国的佼佼者;但是,在戎狄地区,这种好姑娘,不多。
周襄王所娶的这位狄国女子,《左传》称她隗氏。长相如何?估计也是花容月貌,数一数二,但论起品行,却相差太远。
公元前636年夏季,周襄王借助隗狄的军事力量,打败郑军,攻占栎邑,消除胸中之恨;为了表示感谢,他不听富辰劝阻,毅然娶了隗狄的姑娘,并且立为王后。
再说那位太叔带,回到京师后,比从前老实很多。他不敢觊觎大哥的王位,但新任王后的到来,彻底打乱了王室的平静,也扰乱了太叔带的心。竟然色胆包天,瞄上了周襄王新娶的隗后。
那个隗后,在戎狄地区野惯了,也没有接受‘三从四德’的洗脑。当王后没过多长时间,虽然吃好喝好,却受不了约束,难耐寂寞;日子久了,与太叔带心有灵犀,竟然在宫廷勾搭成奸。
进入王宫才几天,就发展了一个情人,速度也太快了!
这件事,宫里仆人都知道,唯独周襄王被蒙在鼓里,可以说保密措施做得不错。但没有不透风的墙,渐渐还是被周襄王发现端弥,他简直出离愤怒了。
这个没教养的家伙,把你召回来,不知感恩,谋我的王位,偷我的王后,家门不幸啊!
但这是家丑,天王的家丑,更不可外扬。
于是,刚刚把隗后娶回来几个月,周襄王就下令:废黜隗氏的王后头衔,把她打入冷宫,软禁起来。
作为周王,虽然高高在上,对王后也不能想立就立,想废就废。这可不是农家百姓,一纸休书就解决所有的问题,要考虑天下影响,还有王后母家的势力。
春秋风云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