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育人无数,张亿谋,陈铠歌、田|壮壮、张封毅等蜚声国内外的导演、演艺明星均是从这里起步,踏入演艺圈的。
一年一度的艺考又拉开序幕,其实这年头知道艺考是什么的家长和学生还是少数派,很多学生上完高中也不知道高考前还能考艺术。这还不是日后那个数万人蜂拥艺考的年代,无论是学生还是学校,无疑都要平和冷静的多。
走到学校门口,苏浩发现来考试的虽然没有铺天盖地的人潮,但也绝对不少,几千多号人总是有的。算上陪考的家长,铺开在校园里,也是颇为热闹。
苏浩买简章、填报名表,拿出早准备好的身份证复印件和胶水笔之类的东西,站到报名点的台子边上,准备填表。
电影学院的报名表上有两条,一条是填特长才艺的,一条是填喜欢阅读和阅读过的书的。
苏浩拿出一百块钱,不管是电影学院还是其他艺术院校,只要是专业考试,一场就是一百块报名考试费。
按照自己的序号找到考场,坐到自己的座位,等待考试,不一会铃声响起,开始考试。
苏浩低头看考试卷,发现初试的题目,考的主要是以文艺常识为主,只有少量影视专业知识。经过这三个月的突击,大多数题目都没问题。
因此,苏浩信心满满,铅笔沙沙作响,考题飞快,即使偶尔有不会的,还有卍帮忙,所以答题还是挺顺利的。
苏浩看看打完的试卷,非常满意,因为有卍的帮忙,苏浩的试卷就是不是满分,也是九十大几,不过,初试仅是一道筛选人才的门槛。用初试来淘汰掉大多数考生,也是为了下一轮考试的选拔人才更具效率。
苏浩结束电影学院的考试后,又去中戏、上戏考试,中戏艺考地点在东棉花胡同,上戏艺考地点在京城的东城区文化馆。
上|海戏剧大学,被圈内人简称为上戏。与京城的两所一级重点艺术大学北电、中戏遥相呼应,并称为中国三大艺术学院。
每年北电、中戏这些学校招生的时候,上戏就拉起人马来到京城开设考点;当然,北电、中戏这些在京的名校,也会到外地去设考点招生。
上戏常年在京城的东城区文化馆设立考点,苏浩之前早就探过路了。东城区文化馆距离中戏所在的东棉花胡同,只有公车两站地,走路七八分钟就到。
两天后,一试放榜,榜上有名者进入复试。
进了北电学院门,走到教学楼下——这座楼因为是表演系和导演系学生上课用的楼,所以又叫“表导楼”。
表导楼下已经站满了人,先贴出来的是文学系的一试榜。榜下有人欢喜有人愁,苏浩在上面找到自己的名字,心头一喜,虽然觉得自己一定能过,但没看到结果还是不放心。
苏浩从随身的包里拿出自己的身份证复印件,走到表导楼里的指定报名点,办理参加二试的手续。
苏浩拿出一百块报名考试费,换了一张准考证,苏浩交了身份证复印件,拿出胶水笔,把自己的一张一寸照往准考证上贴。
二试的那天早上找到了侯考地点,站好队,复试参加考试的考生已经很少,只有一百多人。
上午八点半,考试正式开始。大家集中在一个放映室中考试,而不像初试那样分散在多个考场。
考试流程是先放电影,然后给大概3,4个小时的时间写评论,放映的片子是张国师的新作《活着》。
在整个片子放映的过程里,苏浩一手拿笔,一手拿了个小电筒在不停记录。放完电影,开始写影片分析。
《活着》是张国师的新作,简述的是:
地主少爷福贵嗜赌成性,终于赌光了家业一贫如洗,穷困之中福贵因母亲生病前去求医,没想到半路上被国民党部队抓了壮丁,后被解放军所俘虏,回到家乡他才知道母亲已经过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带大了一双儿女,但女儿不幸变成了哑巴。
然而真正的悲剧从此才开始渐次上演:
我的华娱时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