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好,你自己去路上小心点,给你这个电话号码,你收好。”说着老妈递过一个字条,纸上写着“张阿姨和一个电话号码,还有一个地址。”
“妈,这是什么意思,这个张阿姨是谁,没听说过呀。”苏浩看着妈妈疑问道。
“你第一次去京城,妈妈不放心。你张阿姨也是大学老师,一直在京城任教,原来妈妈家也是京城的,两家是世交,后来你姥爷姥姥去世,我也嫁到这边,就少了来往。我给她打了个电话,请她帮忙照看一下,毕竟你是第一次去京城。”老妈担心道。
“没事,老妈,我都十八岁了,成年了,你不用但心,我应付得了,不用求人帮忙。”苏浩肯定道。
“这你就不用管了,我已经给你张阿姨说过你的情况了,正好她儿子在家,他儿子比你大七八岁,到时请他带你熟悉熟悉京城。”李素素说道。
“嗯,好吧,张阿姨的儿子叫什么?”苏浩收起字条问道。
“大名我也不知道,只听你张阿姨一直管他叫小松,他到时会去车站接你,你自己问他吧。”李素素说道。
“哦,知道了。小松。。。。。。”苏浩听了这个名字若有所思的回答。
第二天,苏浩带着老妈准备的一些特产,坐火车经过两个多小时来到京城。下了火车往外走,见一面目清秀的青年,拿着一块写着“苏浩”俩字的牌子,正在等人。
苏浩走上前去,“你好,我是苏浩,我妈妈是李素素,你是张阿姨的儿子小松哥吧。”
青年看看苏浩“你就是苏浩,你好,我是高小松。来了那咱们回家吧。来,东西我帮你拿着,路上累吧。”说着伸手去接苏浩的东西。
“不用,不累,我自己拿着吧。”苏浩拎起皮包跟在后面。
高小松,看着这个短发,没戴眼镜,脸型轮廓清晰分明,有棱有角,甚是可以说有些清瘦的模样,你绝对很难和二十几年后一脸富态的矮大紧联系到一起。
时间真是一把杀猪刀呀。
通过路上闲聊,苏浩了解到,高小松现在正在给老.狼制作唱片,通过后世记忆,苏浩知道,这张唱片火了,民谣将迎来一次短暂的鼎盛时期。
苏浩到了高小松家,拜访他母亲,在他家吃了一顿中午饭,就离开了,他并没有住在高小松家,一是不熟,二是离考场有点远,所以苏浩准备在北电学校附近找了一家招待所。
苏浩到地走进一家招待所,结果人家说没房间了,然后苏浩接连找了三四家都说客满,随行的高小松告诉苏浩每年在这个时候,京城北三环北太平庄这一带被围得是里外三层水泄不通。上万名赶考的学子,再加上陪考的家长、男朋友什么的满满的都是人。各种招待所甚至上星级的宾馆,也早都住满了人。最后还是高小松帮忙找了个比较偏僻的招待所住下。
然后高小松领着苏浩,带他熟悉一下北电周围的环境,以及考场分布,在此期间,时不时有人和他打招呼。
两人在北电校园里走着,不适有人和高小松打招呼啊,高小松告诉苏浩他在电影学院上过学。
苏浩问道:“小松哥,你不是清|华毕业的吗?”苏浩印象中高小松是在清|华上的大学呀。
高小松道:“我88年考入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无线电专业,但在学习过程当中我发现自己不适合当科学家,加上91年出现高校学子退学热潮,因此从清|华退学了。从清|华大学退学进入北电导演系研究生预备班学习电影。”
两人把四周转完,苏浩见没什么事,就和高小松说:“小松哥,麻烦你这一直陪着我了,现在没什么事了,你要是有事去忙自己的事情吧,不用陪着我了。”
“行,没事了,那我就先走了,我告诉你个电话号,有事你打电话。”高小松说道。
“好的,谢谢小松哥。”高小松留小电话,然后就离开了。
北电,坐落在京城海滇区西土城路的电影学院,是国内高等艺术教育中唯一的电影专业院校,和中戏、上戏并列为中国影坛的三大势力,放眼全球,也是著名的电影艺术高等学府。
我的华娱时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