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齐生齐死,异生同死;十年亦死,百年亦死;仁圣亦死,凶愚亦死;虚名荣利定非真,望美扬名似幻尘;圣愚皆腐骨,荣华三更梦;”
“重己贵己,重生贵生,人不婚宦情欲失,人不衣食君臣息。”朱翊钧念完了徐渭的奏疏。
这是徐渭对倭国的总结,徐渭把这些事儿串联在一起,去观察去思考,最终得出的结论。
最有意思的就是,徐渭给倭国开出了良方,其实解决问题的办法非常简单,闭关锁国,极度排外。
只要闭关锁国极度排外,这些问题就会慢慢消失,回退到之前的乱战版本。
奈何倭国离大明真的太近了,大明不允许倭国闭关锁国,还要将大量的货物倾销到倭国来,换取白银的同时,摧毁薄弱的手工作坊,不允许倭国回退版本。
“徐渭这本奏疏好,很好。”朱翊钧拿着奏疏说道:“城乡发展绝对不能失衡,不能因噎废食,城镇要发展,乡村也要发展,只有如此,才有足够的人口。”
冯保眉头紧蹙的说道:“陛下,大明又不是倭国,倭国狭长,所以人们迁徙到沿海,根本不费多少腿脚。”
大明有纵深,这就是冯保认为的大明优势,大明真的太大了,乡野也真的太大了,人们迁徙的成本实在是太高,倭国发生的事儿,没有必要担忧。
“大明在修驰道。”朱翊钧摇头说道:“冯大伴,你看这些驰道经行的大城,像不像有无数条触角的抽水机,在不停的从乡野抽取丁口和财富入城。”
“是的,大明足够的大,丁口足够的多,可任由大城从乡野抽血,不用三五十年,大明也会陷入倭国的窘境之中。”
徐渭的奏疏反复提醒,倭国的问题是乡野失衡,即便是乡野存在五百万丁口,但这五百万丁口,是老人,是孩子,是光棍。
这个年代,男子是劳动力,五六岁就开始创造劳动价值,所以倭国的溺女婴的现象,也是非常普遍,在加上战乱,生活不安定,倭国女子本身就少于男子,城镇抽取了女子入城,乡野之间遍地都是光棍了。
战乱最大受害者不是男性,也不是女性,而是平民,穷民苦力的抗风险能力微乎其微。
“还记得朕在广寒殿弄的老鼠天堂吗?”朱翊钧看着冯保问道:“你觉得真的不会在大明发生吗?”
“陛下圣明。”冯保稍微思索了一下,打了个哆嗦。
倭国发生的一切,和广寒殿老鼠天堂发生的一切,完美应验。
乡野之间那些个光棍们,就是老鼠天堂里最底层,它们没有任何的繁育欲望。
城里的大名、富商们,就是强壮的老鼠,它们攻击其他的老鼠,根本没有任何的动机。
而繁育是从顶层散溢,在朝鲜得到了应验,在倭国也得到了应验,那在朝鲜和倭国发生的一切,在大明也会发生。
徐渭还在奏疏里提到,这些沿海的城镇,正在形成一批食利者,就是依托于大明开海政策之下,各种货物到港的买办。
最开始这些买办,只是大明雇佣的跑腿,他们通常会和到长崎总督府的大明商人保持极其良好的关系,并且懂汉话,充当中倭贸易的桥梁,并且积极展开贸易活动。
但时光荏苒,买办群体逐渐壮大了起来,并且开始和大明合伙做起了生意。
比如倭国秋田铜矿,就是倭人在做,大明主要负责管理和外销。
徐渭在奏疏里也是感慨,这些买办,花费了巨额白银购买大明的各种货物,将最多的利润转移出倭国,疯狂压榨本地市场和穷民苦力。
这些买办走狗,甚至和大明军配合紧密,对于想要打破他们垄断地位的倭国本土大名,重拳出击,出卖各种情报、提供水文地理堪舆图纸、鼓噪风力舆论等等手段,坚决配合大明军的行动,来巩固自己的地位。
这些买办走狗依靠自己的经济地位,不断地获得更高的政治站位,甚至还学大明京堂,搞起了杂报,来笼络倭国士人。
朕真的不务正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