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听得福禄话音刚落,宣政殿内随侍的内监便抬出了早已备好的软凳。不解内情的朝臣心下又惊又疑,不知能让萧锦棠事急从权急行军赶回玉京的事儿是何等大事。古往今来,亦只有陛下在外且碰发战事时才会由皇帝下令急行军回京备战。念及至此,朝臣们的目光皆投向了列居武官前列的楚氏父子和穆钰身上,但遗憾的事,他们三人面不改色,看来此事应与边境战事无关了。
就在诸位大臣心下暗自测度是何等要事时,却又听见福禄高声道:“传陛下圣谕:宣见大理寺监正杨廷玉”
兰卿睿眼皮一跳,藏于大袖之内的指尖不禁抖了下。他下意识的回望殿门,心中顿时便对今日萧锦棠突然归京何为有了个大致推测萧锦棠是想如上次一般趁着自己毫无准备时突然发难,毕竟这军粮贪污一案上能大做文章的余地委实太多。
思至此处,兰卿睿不禁咬紧了牙,他曾通贿与大理寺少卿,要让大理寺否决了听风小筑的供词,从而保下陈思和的性命,至于能否扳倒听风小筑,那得从长计议打算。
此时杨廷玉突然觐见,想来是杨明正父子不知何时站了帝党,此番举措,他们定是在打于群臣面前检举出大理寺少卿通贿之罪的嫌疑,最好还能把自己牵扯出来,好再损几分兰氏元气。
大理寺李少卿听得福禄口中说出杨廷玉三字时已然面如土色,他向兰卿睿投去求救的目光,却亦见兰卿睿面色不佳。而殿外文官列末,一位约莫二十余岁,身着浅绯色圆领官袍,足蹬玄色绒锦靴年轻官员执芴而出。杨明正今年二十六岁,身材高大伟岸,面阔方正,虎目剑眉,通身浩然威仪凝正气于眉宇。他信步昂首,行至萧锦棠阶陛之前肃礼而拜:“微臣大理寺监正杨廷玉,叩见陛下。”
“杨爱卿免礼。”萧锦棠微微抬手示意杨廷玉免礼,他亦是头次见得这位刑部尚书之子,乍眼一看,他不由心道这杨廷玉果真子随父相,父子二人皆是一派磊正气度,虽然于仕途上比不过兰卿睿亲自保驾护航的几个纨绔公子,但一看便知是个品行端方雅正的好男儿,也难怪玉泉大长公主对之青眼有加,想着能将他招作女婿。
然朝局紧迫不容萧锦棠再加细思,他抬手自御案之上再拿出一纸奏折,朗肃道:“杨爱卿,今日你检举之事,可是属实?”
“回禀陛下,微臣言字确凿,委实不敢有半分欺瞒于陛下。”杨廷玉语顿半刻,肃礼再拜:“微臣检举,听风执令使柳言萧,酷刑逼供,证词有误,还请陛下亲开三堂会审,重审此案!”
江山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