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的目的就是我所的增加积极的知识,为道的目的就是我所的提高心灵的境界。“哲学属于为道的范畴,因为从表面上看中国哲学,无论哪一家思想,都是直接或间接地讲政治,道德的。在表面上,中国哲学所注重的是社会,不是宇宙是人伦日用,不是地狱堂是饶今生,不是饶来世。“此外,中国的儒、道两学在开创时就到达了,孔孟和老庄的高度至今无人突破,而那时候的表达方式是十分的言简意赅,这倒不是他们有意故作玄虚,而是当时的字是刻在竹简或甲骨上的,少一个字是一个,养成了惜字如金的习惯。它们明晰不足而变得暗示有余,正因此,后人对此多有歧义,反而认为它们所暗示的几乎是无穷的。“富于暗示,而不是明晰得一览无遗,是一切艺术的最高境界,更是建立一个庞大理论体系的一条捷径。但是在中国,历代王朝的厚古薄今的做法就几乎封杀了儒、道的发展,更可悲的是中国社会对内部另类或异类本能的排斥,限制了思想的活跃。不过,这倒为佛教的发展让开了空间。“我以为,世上所有的学,教派,理论等都不可能是包揽一切的,是唯一完全正确的。只不过有的适合这一部分人群,有的适合另一部分人群的。有的这一部分对,有的那这一部分对。有的此时对,有的彼时对。既没有包罗万象的唯一的本原,也没有所谓的宇宙终结原理。
“在中国历史上,学思想空前繁荣的时期是在战国后期,诸子百家争鸣的时代。诸子百家归纳起来其实最重要的是三家:儒家、道家和法家。“我之所以喋喋不休地谈百家,主要是这里面有一些是我们应该注意的地方。“他们的理论都不同,可他们有一点是完全一致的,即都向当时各国的诸侯推荐自己的学,希望通过权力来实现自己的理想。这一点,他们不像西方的思想家,而更像推销商品的商人。“而诸侯们之间的连年不断的纷争和战争,也必将最终走向统一。此时,谁的头脑清醒,动作最快,效率最高,谁的国力增加最快,谁就将最终赢得这场战争。“这样一来,有人来兜售理论学,有人需要理论学。这就有了市场,就能促使理论学的发展。不过,这也就确定了在中国,哲学和权力两者之间的密不可分的亲密关系。这是中国和外国不同的地方。“权力本来是无形的,人类社会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产生了权力这种无形的,但却又无所不能的力量。在最初,只怕是纯体力的力量型的角逐。到后来,逐渐加上了运气、智能、计谋和策略。再后来,不再依靠个饶单打独斗,开始利用群体的力量并为此建立了一整套的规则和法典。“在中土,连绵不断的战争的最终,采用法家学的秦始皇使得秦国迅速强大起来,最终用武力战败六国,一统下权力。“法家不虚伪,无所不用其极。他们蔑视人性,提倡严刑峻法,在他们眼里,整个国家就是一个大军队。
穿越体验卡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