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慕军相信和朱中安见面的时间不远了。这有意无意留下的痕迹,明朱中安也许不但知道自己的来意,而且对自己的一举一动都有可能知道的很清楚。正因为这样,黎慕军更须面对种种挑战。自己是正义的举动,没有什么可畏惧或不可告饶,即便现在进入到朱中安早就精心布下的一盘深奥莫测的棋局,自己也有信心一步一步去面对。三后,门山寺公开法的活动如期举校门山寺祖师殿前人满为患,从四面八方赶来的善男信女,各自静候在地上,翘首以待。在临时搭起的讲台上,放着两个蒲团。无净大师和黎慕军相贯而入,在各自的蒲团上坐下,没有多余的客套,很快就进入话题。无净大师简单扼要地向讲台下的来客们介绍了黎慕军,接着就向他发问:人们习惯于中国有三教:儒教、道教、佛教。是否请黎施主能这三教的区别和相通呢。在无净大师发问时,黎慕军迅速地看了全场,有好些上次在后坪见到的商客都来了,在第二排有两个女孩特别鲜艳夺目“圆白脸”和“大辫子”。不过,今“大辫子”一头长发披了下来,眼睛里也没了上次那种挑衅,代之而起的是那种看好戏的那种好奇,也许还带有一丝友好。黎慕军有点触动了,不过,他很快就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开始进入演讲的状态。黎慕军回答无净大师:这个问题太大,我只能到哪儿算哪儿。
“我以为儒教是不是宗教还可商榷,似乎还是只能称儒家。至于道家,它是一个哲学的学派,而道教才是宗教,二者有其区别。道家与道教的教义不仅不同,甚至相反。道家教人顺乎自然,而道教教人反乎自然。举例来,照老子、庄子讲,生而有死是自然过程,人应当平静地顺着这个自然过程。但是道教的主要教义则是如何避免死亡的原理和方术,长生术显然是反自然而行的。“作为哲学的佛学与作为宗教的佛教,也有区别。受过教育的中国人,对于佛学的研究其实比对佛教更感兴趣得多。中国平常人家的丧祭活动,和尚道士一齐参加,这是很常见的。中国人即使信奉宗教,也是有哲学意味的。“我以为,中国人其实是最不关心宗教的。“黎慕军一语惊人。讲台下一阵骚动,不一会儿又恢复了平静。黎慕军解释道:“中国文化的精神基础是伦理或礼仪,不是宗教。有人会问:为什么会这样?我的答案是对于超乎现世的追求,并不是我们这个民族的最大欲望。人们极其关心与现实紧密关联的哲学或伦理学,而不是宗教的。国人在哲学或伦理学里已经满足了他们对超乎现世的追求。他们也在哲学或伦理学里表达了、欣赏了对超乎现世的追求,而按照哲学或伦理学去生活,也就体验了这些对超乎现世的追求。“按照中国哲学或伦理学的传统,它的功用不仅在于积极的知识,而且更在于心灵的境界达到超乎尘世而非虚幻的境界,获得高于道德价值的新型价值。在中国哲学或伦理学中,已经认定它达到了宗教所能到达的高点。“老子: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就表明,中国哲学传统里有为学、为道的区别。
穿越体验卡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