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白马渡口,一行人就踏了冀州的土地。
过了魏郡,便是广平,一路走来,到处都是荒废的田野,时不时能看到抛弃在路边的尸骨,还有神情木然,三五成群的流民,看到吴宵等人精甲怒马,面孔都万分的惶恐,曾经耳闻的易子而食,就活生生的发生在众人面前。
吴宵初时还将所带军粮分发给饿晕的百姓,反正黄巾力士也不用吃饭,但需要救助的人实在太多,根本救不过来,军粮分发完之后,也只能作罢了,其实仙豆空间中还有百万石粮食,但吴宵知道就算将这些都拿出来,也只是救得了一时而已,还是加紧赶到辽东,才是正途,有了地盘,到时候可以派人南下散播消息,引导这些流民北,给他们一条活路。
荀攸只感觉心中压抑非常,一路而来,面容一直紧绷着,十分沉重,根本没注意到一百五十军士已经两天没吃饭,仍然生龙活虎。
“未料想黄巾对冀州荼毒竟如此严重!”直到进了广平城,吴宵赶紧将一百五十军士支开,说是让他们各自去买粮开伙,荀攸还是心有戚戚然的样子,显然被底层百姓的惨状震的不轻。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公达,这也是我为何说大汉根基已损,国本已动摇的缘故,士族豪门视而不见,醉生梦死,又有宦官爪牙遍布天下,待百姓如虎狼,加朝廷卖官鬻爵,可谓是雪加霜,再如此下去,将会造成比黄巾更严重的灾难,此皆人祸矣!百姓虽是黔首,但也是天下真正的根基,若无他们,天翻地覆矣!”
吴宵说完,荀攸只觉天塌地陷一般,关于黄巾之乱,他身处朝堂,也只是道听途说,但真正深入底层,方才知道大汉百姓究竟受到了怎样的苦难,而这苦难好似未有尽头,如此下去,大汉危矣!
黄巾之乱前,荀攸也曾游历天下,那是虽也见识了百姓疾苦,但终归还活的下去,哪知一场暴乱,竟到了如此地步!他虽出身士族,对底层百姓的看法也和大部分士族相同,但身为有识之士,也知道再这般下去,无论是士,民,都要面临灭顶之灾。
“重云,你一定有办法的,对不对?”荀攸脸色苍白,死死的盯着吴宵,像是抓住了唯一的救命稻草一般。
“公达不必如此,吾等此去辽东,不正是为这些活不下去的百姓谋的一片立身之地么?”吴宵看着荀攸,神情万分认真。
“对对对...是攸失态了!”荀攸从魔障中惊醒过来,本抱着游戏心态的荀攸,心中似乎有些东西生根发芽了。
“哎,皇甫嵩真真是言过其实,冀州如此惨状,他竟毫无作为!”荀攸似又想到了什么,如今的冀州刺史,不正是皇甫嵩么。
“公达这就错怪皇甫刺史了,暴乱平息之时,情况比这还严重十倍,至少皇甫嵩任后,各大县府郡府都大为改观了,而皇甫嵩任不过月余,能有此成果,想必也是殚精竭虑了。”吴宵参与了镇压,自然知道真实情况是怎么样的。
还要严重十倍?荀攸脸色忽的又一白,也知道自己错怪了皇甫嵩。
“冀州如此,豫州,扬州等地想必也好不到哪里去,哎,果如重云所言,此乃人祸啊。”荀攸又想到黄巾席卷天下,其他地方恐怕也好不到哪里去,又想到当初黄巾平定的战报传来,朝堂一片歌功颂德之声,心里莫名的有些悲哀,吾大汉,何时竟到了如此地步!
“公达,其实吾担忧的还不是这些,毕竟大错已经铸成,吾真正担忧的是塞外各族,匈奴,乌桓,鲜卑,无不是如狼似虎之辈,暴乱之前就以劫掠边郡为生,如今北方根基大损,朝廷定然无暇顾及,若是塞外各族当真倾巢而出,怕是要被直捣黄龙,生灵涂炭啊。”吴宵语气沉重,这也是他为何要选择辽东太守的原因。
“重云,你之所以去辽东,就是为了防止异族大举南下,对不对?”荀攸猛然一惊,吴宵所说的情况,还真有可能发生,想到这里,荀攸不禁又出了一声冷汗,若异族当真犯境,好不容易平息的暴乱怕是又要死灰复燃,北方四州情况恐怕会更加严重。
“知我者公达也,宵当以辽东为基,让塞外各族不敢异动。”吴宵点了点头,凝重的说到。
三国:撒豆成兵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