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百年来,历史学界对于“赤壁”之战发生的地点问题多有讨论,诸并起,被传媒称为“新赤壁大战”。一般统计,至少有七种“赤壁”:蒲圻q、黄州、钟祥、武昌、汉阳、汉川、嘉鱼。从现当代观点来看,争论的焦点在蒲圻和嘉鱼之间,而历史学出版物和已发现文物证据更偏向于蒲圻。
蒲圻
阴法鲁主编的古文观止译注中写道:“那个赤壁,在今湖北省蒲圻县西北,长江南岸。”元和郡县图志亦称:“赤壁山在蒲圻县西一百二十里,北临大江,其北岸即乌林,即周瑜用黄盖策,焚曹公舟船败走处。”胡三省注的资治通鉴和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也采用了这一学。1970年以后,蒲圻市赤壁山及长江对岸的乌林连续出土了大量东汉时期的文物,包括1973年出土的铜马镫、“建安八年”203年字样的瓦砚,1976年赤壁山下土层中的沉船遗址、赤壁山上的各式汉朝带钩,1987年开探的墓室中诸葛亮设计的铜弩机、东汉通行的五铢钱等等。1991年,湖北大学人文学院专门出版了古战场蒲圻赤壁论文集。1998年,蒲圻市正式改名为赤壁剩在赤壁市的三国赤壁古战场中,含有大量赤壁之战时的各种遗物,这些战争遗物的出土更加确定帘年赤壁大战的地点就是在蒲圻。
嘉鱼
语言学家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和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都持赤壁在今湖北嘉鱼县东北的观点。如上溯此之源,佣大清一统志引据水经注为证。水经注曰:“赤壁山在百人山南,应在嘉鱼县东北,与江夏接界处,上去乌林二百里。”此后来为清末着名地理学家杨守敬所首肯。
史书论证
首先,三国志是这样记载的:“权遂遣瑜及程普等与备并力逆曹公,遇於赤壁。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退,引次江北。顷之,烟炎张,人马烧溺死者甚众,军遂败退,还保南郡”。
而三国志吴书的诸大将传记也都提到“拒曹公于乌林”的字样,那么可以肯定的是,曹操是拄扎在江北的乌林。元和郡县图志记载:“赤壁山在今蒲圻县西八十里,一名石头关,北临大江,其北岸即乌林,与赤壁相对。”郦道元的水经注记载:“江水左迳百人山南,右迳赤壁山北。昔周瑜与黄盖诈魏武大军所起也。”荆州记记载:“蒲圻县沿江一百里南岸,名赤壁。周瑜、黄盖于此乘大舰,上破魏武兵于乌林,乌林、赤壁其东西一百六十里。”江表传记载赤壁之战的情况是这样的:“至战日,盖先取轻利舰十舫时东南风急,因以十舰最着前,中江举帆。去北军二里于,同时发火,火烈风猛,往船如箭,飞埃绝烂,烧尽北船,延及岸边营柴”。
“东南风急”与“中江举帆”,明冲乌林来的船来自乌林东南,这与“上破魏武兵”比较吻合。还佣三国志吕蒙传的记载:“是岁,又与周瑜、程普等西破曹公于乌林”。这里的“西破”与周瑜传的“逆”是一个解释。
如果江表传所记载是事实,那么蒲圻赤壁做为赤壁之战的地点确实是最符合历史记载。
兵力考证
曹操方面,三国志吴主传注引的江表传里记载曹操赤壁之战之前有给孙权一封书信,信中称曹军有八十万,周瑜传中记载曹操占据荆州后,得到水、陆军数十万,具体数目不详。周瑜在对孙权将曹操的兵力估到二十多万。孙吴鼓吹曲伐乌林则记载曹操“舟车十万”。
联军方面,孙权调给周瑜兵马三万,诸葛亮在劝孙权抗曹时刘备有兵马二万人。孙权率领一支吴军攻向合肥,张昭率领一支吴军攻向当涂,孙权、张昭的这两支大军当时都不可能在赤壁。所以,赤壁之战的双方实际交战兵力,孙刘联军最多五万人,曹操在赤壁投入的兵力有二十余万人。因此,赤壁之战是一场实力悬殊的战争。
后代的文学家在以此次战争为题材而创作诗、文、时,又往往有意地渗入了夸张、附会的成分。对于曹操的兵力有八十万、一百万等夸大。
网游三国之孤儿巅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