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行,我婆娘那人就是爱唠叨。咱这也是正经工作,公司给的待遇不错,春节拿三倍工资,她能有啥意见?”袁宝利道。
“你忙你的吧,我进去随便逛逛,不耽误你们的事吧?”钟魁摆了摆手。
“那你随意!”袁宝利笑道,“我们的保安都散在景区内巡逻,两人一组,都带着对讲机,有事你吱一声。”
“好。”钟魁摆了摆手,口中应道。
太乙山千峰叠翠,景色幽美,素有“仙都”、“洞天之冠”和“天下第一福地”的美称。
主峰海拔两千六百多米,那副“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的著名对联,其中的南山指的就是此山。
钟魁一个人在景区里溜达,此生印象中的太乙山大变了模样,至少人工铺成的石阶,让这里不再荒芜。
太乙山其实是秦岭一段山脉的总称,建设中的景区只是囊括其中最精华的一部分。
这里是道教圣地,如今山上的道观大多荒弃,只留下古代文人墨客留下的墨宝石刻,经受千百年岁月风华的洗涤,让人萌生思古之幽情。
新建设的景区,自然会打起这些道观的主意,建起了一批新的道观,这不免沾上了铜臭的味道。
就连摩崖石刻,也新增了不少,一看就是新刻不久的,反正古代文人写的就是咱太乙山,名声在外,这就是咱的资本!
钟魁没有按交通指引告示上的游览路线行走。他步履轻快,在山道拐角处一个闪身,如惊鸿一般,很快消失在幽谷之中。
幽谷中冬雪未融,飘浮着轻雾,钟魁运起乾坤步,如履平地,两边群峰叠起,苍松挺拔,他心情畅快,忍不住往空中发出啸音,引得谷中的动物四处奔散。
作为一名修士,修行时他有明显的感觉,在丁官镇学士巷宅子里,修行的效果远比不上太乙村,而村里比这深山之中又差了很多。
天地间充斥着元气,而元气的分布则是不均匀的,一般来说越是人迹罕至的地方元气越是浓郁,修行的效果越好。
这大概是古之修士,常常隐居于名山大川的原因之所在吧。
钟魁盘膝坐在一处突起的大青石上,闭目打坐。这里早已远出景区的范围,人迹罕至,四周虽有温泉流水潺潺声,还有百鸟争鸣的喧嚣,反而显得深谷幽静安祥。
谷中气温很低,他却丝毫感觉不到寒冷,以他目前的境界,已经可以做到寒暑不侵的程度。
自元旦时的突破,稳固了境界之后,他的修行似乎又原地踏步起来。不过钟魁并不着急,上一次强行练习破军之拳,差一点令他道心崩溃,想起来都让他感到后怕。
追求修行上的极大进展当然是他想要的,但欲速则不达,或者说过犹不及,刻意地使力,反而不符道家清静无为的理念。
上次在外公家,与那吕道长虽然交谈的并不深入,但钟魁意识到自己还很多不足。
他是被师兄领进修行的大门,可以说是走了某种捷径,仅有的与敌几次交手虽然都战而胜之,让他的道心不免有些骄傲。
修道者,或修炼金丹或内丹者,都重视法、财、侣、地。
地是指修炼的场所,古之修道者,大多选择灵山宝地,洞天胜景,因为这些地方纤尘不入,元气充足,更重要的是有助于静心养性。但又不尽然,大隐隐于市,修道者如果能身居闹市而心自偏,闹中取静,更能磨炼心志,有助于修行,只是这样的人实在太少。
侣,并非仅指妻子伴侣,更是指同修者,礼记曰:独学而无友,必孤陋寡闻也。如果有志同道合者,相互参契印证和诘难,则有利于修行。所以古贤者曾说,阴阳双修须侣,清静单修亦须侣。防危杜险须侣,切磋琢磨亦须侣。闭关护法须侣,平时用功亦须侣。
财,则是指财物,如果饿着肚子,自然无法修行下去。更不必说那些外丹之道,丹房器皿,铅汞炉鼎,没有钱粮则是万万不能的。
然而法财侣地,首重为法。
我不是钟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