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没什么话要说之后,苏航先挂断了电话。
虽然说一般打电话要由那个“地位”比较高的一方先挂断,不过有些地方,和长辈打电话,不会说让长辈先挂,不吉利。
苏航这才注意到,这一个暑假没有回去,或许苏航没有什么感觉,但是爸妈可能会比较思念自己。
唉,忽略父母的感受了,国庆和中秋都回去一趟!
苏航拿出手机,却又看到班长发来的一篇推文。
《艰苦朴素与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与星辰大海》
主人公就是苏航,招牌照片就是苏航那张吃泡面的照片,即使是现在看,也是极其有烟火味。
“苏大佬觉得可以不?可以的话我就发出去咯。”
苏航看了一哈,内容基本没问题,这张图片……也没问题。
就回了一句“可以”。
苏航永远想不到这一篇文章,或者说这一张照片会给他带来多少影响。
好不容易空出时间来,苏航把新论文整理了一下,挑了一个在工程安全领域比较强的期刊《Safety Science》投递了。
想了想,苏航又特地注明了自己是那个弱孪生素数猜想的证明者,这样的话,编辑应该会加快审稿速度,也不敢轻易说自己的数据处理有问题吧。
毕竟这应该是全球第一篇用算筹作为主要数据处理工具的期刊论文了。
……
另一边,算筹连带着蚂蚁公司再一次被苏航带起来了热度。
此前,热度主要是集中在算筹软件上的。
虽然大部分深入了解的人都知道算筹的开发公司就是蚂蚁,但是没有多少媒体去深挖。
因为没给钱。
采访公司和采访个人是不同的。
采访个人,那是给这家媒体带去热度,采访公司,那是给这个公司带热度。
两者体量不同,目的不同,自然采访规矩也不同。
公司开发布会,那是得邀请记者,而假如是要采访个人,那就靠记者去找了。
而假如哪天是记者主动找公司,那么不是大好事就是大坏事。
比如破产,还得是大公司破产.
又或者是那种争议性问题,比如在关键时期拖延工资……
所以一般记者主动上门都没啥好事。
黄坤和马志松就经历了他俩商业生涯中的第一次记者主动上门。
面对着一群“无冕之王”,两人把公关部先推出去挡着,然后在办公室商量起来。
“是好是坏?”
“多半是好事,苏航他在采访的时候多次提起我们,想不引起注意都难。”
“那直接放进来?”
“也不行,不能让他们乱走,先筛选一批,约一个时间统一开新闻发布会。”
“OK,那现在怎么办?”
“直接打发了?”
“怎么打发?”
“emmmm,你是老经理了,你上。”
“不不不,年轻人比我更强。”
“干脆现在到会议室开个发布会得了。”
“那发言稿可没准备啊。”
“我黄坤和苏航别的本事没学到,未雨绸缪还是有一手的。”
“噢~,黄总够顶,等你毕业我就可以卸任了。”
“到时候再说吧,太远了。”
……
学习使我富裕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