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策面应承,双眸余光却四下打量这亭子,此亭竟有八角,各面悬挂这排列错落的纱帘,让人不禁想起易经中的八卦经学,而这女子与自己相对坐在中央,正合主客不同之道。
方才那两名小厮将玉盘珍馐送,其间不乏虾鱼鲜脍,甲鱼熊掌,玉壶琼浆。孙策睨着眼前女子,嘴角泛起一抹坏笑:“你便是这望春楼的老板娘?”
“正是,小女子姬清,虽是一介女流,却懂得爱惜英雄呢。”
说着,姬清端起自己面前的酒栀敬孙策。孙策佯装欲饮,却先将杯盏放在鼻下一嗅,确保无虞后,才一饮而尽。
见姬清撩拨开轻纱饮酒,孙策以手抚膝,挤眼道:“姑娘为何喝酒时还带着面纱?难道是生得太丑,怕吓着孙某吗?”
姬清也不恼,笑回道:“妇道人家,不便抛头露面,令少将军见笑了。”
“既是不便露面,为何我堂兄却曾见过姑娘芳容?难道你看不起孙某?”
孙策果然狡诈,竟用方才姬清激他之言反击。姬清无法,只得取下了面纱帘,垂眸笑对孙策道:“蒲柳之质,怕是难入少将军的眼。”
“姑娘此话严重了,你我萍水相逢,还请我吃饭,哪有嫌主人丑的道理?”
姬清一怔,心想自己今年二十有四,即便不算容貌倾国,亦是美人如玉,风流婉转,怎的落在孙策眼中,倒摊了丑陋之名?
不过姬清到底是见过世面之人,未将此事放在心,她低压皓腕,起身为孙策斟酒,好似无心又似有意:“少将军可曾想过,另寻一位良主?”
孙策面色一凛,凝眉望着姬清,却见她挂着一抹暖人心脾的笑,好似方才之言不过是随口问问,并无其他含义。
孙策未正面答话,转言与姬清聊了几句闲话吃了些酒。酒过三巡,姬清忽然以手撑住额发,喃喃道:“孙少将军,小女子酒量不好,只怕不能与将军对饮了。”说罢,姬清竟“咚”的一声倒在了地。
孙策大惊,前探过她的口鼻,却见呼吸无恙,正当他不知所措之际,亭外忽然传来了周瑜的声音:“好你个孙伯符,竟在这里吃花酒,让我好找!”
月挂疏桐,夜深人静之际,周瑜与孙策仍未回还,大乔与小乔只得先回营房去。乔蕤下部已得令撤兵回寿春,今日一整日皆做拔营准备。
本以为父亲在外,督查拔营情形,未想他却等在帐里。见到大小乔,乔蕤沉声道:“婉儿,你出去玩一会儿,爹有话跟你姐姐说。”
小乔应了一声,走出帐,溜到一侧窗口下坐好。不消说,乔蕤要说的事,必然与孙策和大乔的婚事有关。小乔立耳静听,果然听乔蕤叹息道:“莹儿,想来封赏之事,你已听说了。朝廷封的庐江太守是刘勋,不是孙伯符。”
大乔眉眼低垂,应道:“是”
“莹儿,为父并非贪慕权势,只是主公好似有意打压这小子,为父若是明目张胆,纳他为婿,只怕今后难以立足啊。”
大乔好似站在天平之,一头担着父亲,一头牵着孙策,无论她偏向哪一方,另一方皆会坠落谷底。父亲于她有养育之恩,与父亲的安危相比,自己的幸福又算得了什么?
可要将孙策割舍,谈何容易?本以为能与他结发为夫妻,他甚至已筹谋好,明日便会来提亲,那触手可及的幸福稍纵即逝,她还未来得及遮挽,便从指尖溜走,如霁月难逢,彩云易散,琉璃疏脆。想到这里,大乔没开口便已泪奔:“女儿不会让父亲为难,这两日便会找孙郎说清楚,断了这份情思,不再与他瓜葛牵扯”
乔蕤看着眼前泪如雨下的女儿,心中别提多么不是滋味。十四年前,夫人因生小乔难产,大出血而亡,彼时大乔不过两岁又半。乔蕤常年征战在外,除了给银钱外,对两个女儿并未尽心,而大乔却从未怨怪过父亲,以柔弱的身子,肩负起了教养小乔的重担。
乔蕤对大乔十足愧疚,待她将笄之后,常有人来提亲,可乔蕤不攀权势富贵,只希望大乔能觅得心爱之人,平安一世,也算是对她这些年劳苦的慰藉罢。
伏锦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