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培养方式,每一个能从人群中杀出一条血路来的,都具备极强的商业号召力。
但在刚刚起步的阶段,却是非常艰难,甚至可以说有百分之九十的艺人,都无法跨过这一关。
偶尔也有个别特别被看好的,可以在出成绩之前就得到一定的资源,而且这些资源的“质”和“量”往往都还不会太少,连大部分三线明星都要眼红。
但这种情况,在这样近乎算是半垄断的巨头内部,是极少会出现的。
自从成立以来,得到这样待遇的也仅仅只有泰勒-斯威夫特和阿黛尔-阿德金斯两个人。
至于从“摇滚复兴”计划中走出来的这些乐队、乐手,根据罗杰对这个行业的了解,绝大部分都无法“活”过一年。
一年之内,大部分乐队就会解散,或者离开。
至于要从激烈的竞争当中拼杀出来,打响自己的名气,那至少也是两三年以后的事了。
当然,若是有合适的机遇,这个时间也可能被大幅度缩短。
但这种机遇,同样是需要经过极为惨烈的竞争才能抢到手。
而且有了机遇,能否利用得好还是一回事。
虽然说,娱乐圈这个圈子里有一句老话,叫做机会比能力更重要。
但若是能力不足,即便是机会到了眼前,也是抓不住的。
举个栗子,乐队的这次巡演,对那些新人们来说就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哪怕只是作为嘉宾参加一两场演出,每场只出场半个小时、甚至是十几分钟,对这些新人们来说,也是能够极大地提升他们的名气。
若是表现出色,凭借这个机会一飞冲天也不是不可能。
但是,在数万名歌迷面前演出,这种心理压力却不是一般人能够承受得起的。
如果把演出搞砸了,那可就连未来都没了。
正是因为担心这一点,罗杰才否决了胖子的提议,拒绝让“摇滚复兴”出来的这些新人乐队加入这次巡演当中。
天生大心脏的人确实是有,但大部分乐坛明星,还是需要循序渐进,逐渐积累经验,才能做到在数万歌迷面前能够发挥如常。
罗杰花了几天时间翻看这些资料,甚至连这些乐队录制的专辑都听了一遍,心中大致也有了一个判断。
由于主导“摇滚复兴”计划的是,这些乐队的风格也不可避免地向商业化偏移,多多少少有一些“流水线产品”的感觉。
如果不改掉这个缺陷,或许成名不那么困难,但想要成为真正的大牌明星,机会就很渺茫了。
不过这并不能说是什么坏事。
毕竟,绝大多数进入这个行业的人,本身就不可能成为什么大牌明星。
对于百分之九十九的人来说,成为一名二三线明星,就是事业的顶点。
而“流水线产品”的风格,反而比那些有着强烈个人印记的艺人更容易达成这个目标。
这也是为什么,“流量明星”这个概念越来越火。
这种模式最大的好处在于成名的过程是“先易后难”,能够迅速火起来,然后收回签约公司投资在他们身上的成本,并在短时间内快速产生盈利。
至于天花板低?
唱片公司才不会在乎这些。
听过了十几支乐队的作品之后,罗杰大致做出了判断,这些乐队,若是搭配上合适的营销策略,成为普通的小明星的可能性很大。
但想要大红大紫,在不投入巨额资源的前提下,几乎是完全不可能。
而且即便做到了这一点,在缺乏强烈个人风格的情况下,他们火的时间也不会太长,顶多几年,商业价值就会开始迅速衰退。
不过,这已经算是达到了罗杰对“摇滚复兴”计划最初的期待。
任何一种音乐类型,支撑它的其实并不是站在金字塔顶端的那些巨星。
真正重要的,是构建起金字塔底层和中层的那些人,即所谓的“不入流”小明星,和二三线的明星们。
摇滚教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