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哲宗是一位极为聪慧的人,他自幼早慧,八九岁的时候就已经能够背诵七卷《论语》,字也写得很漂亮,颇得父亲神宗的喜爱。
宋神宗去世的时候,哲宗才九岁,当时辽朝派使者前来吊唁。
宰相蔡确想着两国人民的服侍面貌都有所不同,担心宋哲宗会害怕,于是暗中向宋哲宗说明情况。
哪知道当时宋哲宗听后,直接说:”辽朝使者是人吗?“蔡确愣了一下,哲宗又接着说道:”既然都是人我怕什么!“小小年纪,足见其气度。
宋哲宗继位的时候年幼,于是由高太后代理国政。高太后是新政的强烈反对者,以前宋神宗当政的时候,就是反对改革的主要力量。
如今掌握权柄后,面对神宗时期的政策,高太后当然不可能维持下去。她一台,便将神宗时期倚重的新派大臣贬谪,其中就有宰相蔡确。随后又将守旧派司马光召回任相,重用守旧派大臣。
高太后确实是一个铁腕手段的女人,她严格按照司马光制定的政策管理国家,将以前新政的政策全部废除。可是如此强硬的手段,对当时的宋朝影响还是比较大的。
高太后去世后,哲宗位,重新启用新派官员,如章忳等人,他们再次施行王安石变法的政策。正因为宋哲宗的支持,王安石的政策才得以实施,使得当时渐弱的国力有所回升。
但可惜的是原本花样年华的宋哲宗却驾崩了,享年不过二五,十分可惜。
宋哲宗是一位悲剧性的皇帝,他的悲剧性从他九岁登基就已经注定了。和所有幼年登基的皇帝一样,因为年幼从而失去了执政的权利。
当时的国家政权都掌握在垂帘听政的高太后手中,朝臣们往往忽略了年幼的皇帝,而直接向太后回禀。不仅如此,宋哲宗长大之后,到了亲政的年龄后,高太后仍然没有还政于他,一直到高太后去世,国家大权才回到哲宗手中。时时刻刻的压抑,让宋哲宗心里充满了逆反的心思。
另一个悲剧源于哲宗自幼受到的压抑,也许是高太后给他的压力太大,以至于他对高太后的所有都充满了憎恨,而对自己父亲神宗充满了欣羡与敬仰。所以亲政后,宋哲宗启用新派人士,贬谪旧党,从而使得宋朝的党争越发严重,对国力的消耗极大,埋下了宋朝党争的祸患。
如果不是高太后的压制,这位年轻而聪慧的帝王,也许不会如此偏执,以至于为后世留下祸患。
宋哲宗一生有两位皇帝,七位妃嫔,共孕育有四女一子,可惜的是唯一的儿子早夭而亡。
但是,这一切将不会于本源世界所记录的一切一样,因为一个人将以全新的身份降临这个世界,后人称他紫薇帝君,或者说他是新的宋哲宗!
求打赏,月票,收藏。
等晚,还有一更
天道和我有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