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认为韩国有一股暗地里的力量在日本挖人挖技术。只是这是属于商业间d的范畴了,保密级别肯定是非常高的,一般情况下是难以触摸到。
一年以来,这女人都没提过这方面的事情,现在却突然提起,那肯定是在这方面有了进展。
果不其然,只见吴景秀得意一笑,就说:“也是运气好,这多亏了汤之上隆,是他发现的。”
林义有些好奇,“汤之上隆是东芝公司的那个技术课长吗?”
女人摇了摇头,“不是。
这是我九个月前发展的另一个主要目标,在我心里,他比技术课长北原仓颉还要重要一些。”
原来那技术课长叫北原仓颉啊,以前这女人为了谨慎,从不在电话里提名字的。
心里这么想着,林义就问,“有这人档案吗?”
吴景秀从一摞文件中挑出一个文件夹,翻开摊在林义跟前,说:“这是他的档案。”
汤之上隆,男,曾任日立微细加工研究所所长,生于1960年。
1986年京都大学研究生院原子核工学专业硕士毕业后,进入日立制作所。
在中央研究所、半导体事业部、设备开发中心、尔必达存储器、半导体尖端技术等部门,从事微细加工技术开发长达11年…
看完简历,林义问:“你是怎么捕捉他的。”
说到这,吴景秀就有点小骄傲了:
“他在日立公司的派系权利争端中站错队了,事后他所在派系遭到了对手的无情清算,汤之上隆也不例外。
这件事当时闹的很大,很多新闻媒体都有报道,看了报纸后,我就对他起了兴趣。
通过细致的调查一番后,发现他有个住院的母亲,这两件事加一起给了我们有乘之机…”
“那他是怎么发现那些商业鼹鼠的?”
“事情是这样的。”
说着,女人从源头开始讲:“汤之上隆1987年进入日立成为半导体技术人员,在尔必达经历了日本DRAM产业的最后尝试,他投身半导体产业研究。
根据他自身的研究经历,他怀疑富士通有一些日本人在帮三星做事。”
林义也是有些惊奇,“难道他在早期就开始怀疑了?”
“对,他搞研究的需要经常加班,有几次不小心发现了同事的形迹可疑。
当时他没做任何反应,只是悄悄留了个心眼。
后来他在前田和夫于1995年发表的半导体通俗著作中进一步发现了端倪。
在前田和夫于1995年发表的半导体通俗著作中,竟然有他在Selete(由东芝、日立、NEC等成立的半导体民间联盟)期间所写的内部保密材料。
并且,引用的未经公开发表的内容相隔时间极短。
而前田和夫与汤之上隆也素不相识。
由此汤之上隆怀疑,前田之所以能做到如此快捷全面的搜集关涉半导体的保密信息。
是因为前田与其他一些日本半导体人士一样,其中包括富士通的高管,都是三星在日本组织成立的顾问团的一员。
这个顾问团很有一些来头,并且在日本半导体界织就了一张神通广大的情报网。
后面他通过搜索媒体资料发现,三星DRAM大业的建立,和日本人有不少关系。
1983年,三星接受夏普的技术转让,建立了DRAM一厂,初步尝到了甜头。
但之后的二厂栽了跟头,因为成品率太差,建厂失败。
到了三厂,三星花高价组建了一个由日本专家组成的顾问团,好“让钱发挥作用”。
90年代,三星还承接了NEC派过来的DRAM订单,学到了NEC先进的量产方法。
日韩半导体界的“交流”由此十分频繁。
他曾经听到过一个传言,在八十年代周末由日本飞往汉城的班机中,坐满了日本的半导体工程师。
汤之上隆猜测,一些灰色、甚至是hei色的情报交易,由日本的顾问团在中间暗箱撮合。”
从1994开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