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初,日本已经可以做到领先美国半年生产出64K 容量的DRAM。1986年,日本正式击败美国,成为了世界最大的半导体生产国,DRAM 份额占到了全球80%,在“举国砸钱、信息互通”的措施下,日本的VLSI策略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成功。
随着日本半导体行业的腾飞,日美之间的贸易摩擦也在不断加剧。
面对日本大量的DRAM产能,在低价的现状下,美国国内厂商根本难以招架,最终日美1986年达成半导体协议,限制日本出口,次年美国又以日方未遵守协议施加100%进口关税…”
一边翻看文件,一边听女人细说,林义也在心中把日本半导体产业的未来脑补了出来:
后来,随着个人电脑产业兴起,日本企业决策失误以及过于垂直所导致的尾大不掉最终将半导体行业拖向了衰落的方向,再加上国内泡沫经济,日本的半导体大国美梦就此终结,取而代之的就是它的“世仇”韩国。
吴景秀讲完日本半导体的昭和陷阱后,接着又说到了关于韩国在半导体方面的决心与崛起
“在日美半导体贸易冲突频繁、传统霸主地位面临挑战之际。
韩国抓住了日本DRAM生产空窗期,在接受美国产业指导的同时还积极收购日本企业技术,逐步奠定了自己的技术基础。
1975年,韩国政府公布了《推动半导体发展的六年计划》,着力推动本土半导体企业发展,以财团为中心向国外引进技术和人才。
此时,成立了6年的三星电子也不再满足于和外企合资铺设冰箱、空调等产品线,而是勇于向上游进军。
在1974年收购了韩国半导体公司50%股权之后,社长李秉喆在1979年力排众议,继续收购了余下的股份,并于次年将韩国半导体更名为三星半导体。
在关乎“国运”的半导体产业问题上,韩国政府也不停出台政策来助推行业进步。
光是在80年代到90年代初期,韩国政府就出台了五项大型政策,直指半导体产业振兴问题。
三星看到半导体行业的市场潜力,率先投资了27亿元来建立半导体研究所。
值得注意的是,在韩国半导体发展的历程中,其高度集中的财阀制度在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从发展之初,韩国政府就提出“政府+大财团”的经济发展模式,并牵头LG、现代等财阀成立韩国电子产业联盟,想要通过政策引导来利用巨头经济影响力。
虽然韩国半导体迅速发展,但在邻居日本霸主的地位面前还是有所不足。当1984三星完成64K DRAM研发时,日本已销售了四年之久。由此可见,日韩双方的技术代差从那时候就已经埋下了种子。
好在属于三星的DRAM产业上爆发点很快就到来了,随着日本DRAM产能过剩,日美爆发贸易冲突,全球DRAM价格暴跌。
在半导体贸易协定中,日本承诺缩减产能和出口以提振价格,但收效并不明显。在日本企业低价攻势之下,美国企业纷纷败走麦城,押宝DRAM的三星虽然这场价格波动中损失惨重,亏损3亿美金。
但是因为日本企业的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一个市场的空档期出现了。
在美国反倾销管制下,再加上难以适应市场发展,日本半导体逐渐衰落。三星则是逆势而上,认定DRAM将会迎来爆发,不断增加投资并于1985年推出了1M 容量的DRAM产品。
其后,三星逐步追上日美的研发步伐,并且在1992年制造出首个64M DRAM,再到后来因为收购了来自美日两国企业的技术,一举憨实了自己在半导体领域的基础。”
——
说到这,吴景秀顿了顿,接着低声说:“这是明面上,韩国在半导体产业上做出的努力。”
闻言,正在察看文件的林义抬起头,眼睛一亮:“明面上?
难道人家暗地里的线索也被你摸到了?”
一年前,吴景秀出发来日韩时,林义就和她关于韩国的半导体技术的飞速发展,曾交换过想法,做过布署。
从1994开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