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真没有看得出来,你还是一个特别有想法,并且爱国的人啊……”
说实话,赵秋燕之所以报考长庆石油学校,主要是为了离开农村,
但是现在,当她听了万里的分析之后,
她也在心里面觉的,既然选择了石油学校,
那么,就要用自己的力量奉献国家,为祖国的油田建设事业,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这个时候,万里指着旁边报刊栏上面报纸上的一段话,说道:
“赵秋燕你看,这是兰州军区第一政委肖华,来到长庆的时候,有感于油田发展,挥毫写下《访长庆油田》:
“驱车陕甘访长庆,石油酬国识英雄。陇上人歌动地诗,边区高标创业情。入夜钻机鸣远山,信是铁人呐喊声。当年延长一涓流,汇成浩荡石油军。”
看着眼前这一段话,更坚定了赵秋燕奉献石油的决心。
紧接着,万里继续告诉赵秋燕,说道:
“赵秋燕,你知道吗?1970年,兰州军区,长庆油田会战指挥部,在长庆桥正式组建。随即,来自玉门、江汉等油田的石油工作者、兰州军区的数万名复转军人,浩浩荡荡整装集结,运力紧张,就拉上架子车,跑步上前线……经过9年鏖战,长庆油田在陕甘宁建成9个油田,15个区块,年产原油突破100万吨,成为了全国为数不多的百万吨级油田……”
听着万里的话,赵秋燕在激动的同时,没有想到万里竟然知道这么多,而且还给自己讲述了,长庆油田的历史。
并且,当赵秋燕听了万里的讲述之后,
她觉得,自己能够来到长庆石油学校读书,然后将来成为一名石油工人,是多么的光荣。
与此同时,赵秋燕又特别好奇的看着万里,问道:
“对了,万里,你们村子距离我们村子不远,咱们两人都是农村的孩子,为什么你竟然知道的,这么多啊?”
情不自禁的,赵秋燕就对万里的知识渊博,产生了仰慕。
只见,万里嘿嘿一笑,他实话实说告诉赵秋燕,说道:
“都是我叔叔,告诉我的……我叔叔,他可是最早一批,去长庆油田工作的石油工人。而且,我叔叔还给我讲述了大庆油田,铁人王进喜的精神,以及王进喜的那句名言:宁可少活20年,也要拿下大油田……”
只见,当赵秋燕听了王进喜的这句名言,宁可少活20年,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话之后,她感觉到非常的震撼。
与此同时,赵秋燕更是在内心里面,不断的告诉自己:
既然,你已经来眼前的长庆石油学校上学了,
那么,你就要做好我为祖国献石油的心理准备,并且好好的学习,将来工作之后,将自己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产当中去,为祖国的油气建设事业,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这样,当赵秋燕和万里,以及那一批农村孩子,来到长庆石油学校之后,他们便正式地开始了学习。
长庆石油学校,始建于1970年,
1978年9月,经甘肃省政府和原石油部批准,为全日制普通中等专业学校,隶属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长庆石油勘探局…
虽然,学校不大,但是,对于赵秋燕来说,已经是非常不错的高等学府了。
开学之后,赵秋燕分到了钻井班,
而万里,则分到了地质班。
只见,当赵秋燕来到班级里面报到之后,
她惊讶地发现,钻井班里四十几个同学,竟然只有三个女生。
这个时候,赵秋燕才意识到,石油工作可能更比较适合男人,而不太适合女人。
但是,即使如此,赵秋燕还是觉得,既然男人能干的工作,
那么,女人也能干。
于是,赵秋燕便非常主动的,坐到了第一排。
紧接着,当另外两名女生看到,赵秋燕坐到第1排之后,
她们两人,也紧跟着坐了过来。
长庆钻井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