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房玄龄惊呆了
李世民坐在主位之,看到堂下众人的些微异常还有些摸不着头脑,下一刻,房俊的一句话则是让他彻底惊呆了。
“写……写完了?”
李世民有些怀疑自己听错了,难得地用一种试探性的方式去问自己的臣子。
毕竟一炷香时间内想要作出一首遣词优美,意境深远的诗就已经是十分困难的了,现在可是半炷香的时间都还没有到,房俊就作出了一首诗?
李世民愣了几秒钟,突然想到自己正面对着一干大臣。他作为帝王,就算再震惊,也不能显露出来,故而又立刻恢复了往日里威严的样子。
“王德,将它拿来给朕看看。”
“我倒要看看,你房俊能在那么短时间里作出来什么东西来。”李世民暗暗地腹诽道。
王德领了旨意,便走下去拿房俊手中的宣纸,双手接过诗作的时候偷偷瞄了一眼,密密麻麻的写了几行,倒不似寻常可见的五言和七言诗。
房俊依旧是一脸理所当然的样子,一点也不在乎身旁人的目光。他一个现代人,九年义务制教育什么好诗没读过?更何况是关于中秋的内容,从小到大都不记得背过多少了。
这边王德将手中的诗作呈给了李世民,坐在一旁的高阳公主亦直勾勾地盯着那张纸,那眼睛里仿佛能冒出火来一般,她不希望房俊出风头,可是今晚房俊却是一次又一次叫她惊讶且难堪。
“唔……”李世民顿了一顿,没有直接说话。
接过了诗作的李世民,定睛一看,密密麻麻地几行大字倒是写得不错,颇有些王羲之的草书风采,可以看得出来这些字洋洋洒洒,写出来是一气呵成的。
再看具体内容,一开始,李世民心中是抱着不屑和轻蔑的,毕竟就算是翰林院的最高学士,在如此短是时间内也不一定能够写出什么出色的短诗,更别说像房俊这般的,居然写了有数行之多。
只是李世民越读越觉得不对,这几句诗作,倒是有些不同。
不对,不是不同,简直是难以置信的好。
一来,房俊在半烛香的时间里,写下了如此多的词句,字迹流畅可以说是丝毫没有思绪的停顿。二来,这几行诗作的内容亦是绝妙,基本的押韵对称不必多说,而这具体描写则是写情亦写景,景中有情,情中显景,中秋节的外在特色和内在意趣皆融于诗作之中。
这样的诗作,别说是当今翰林院的大学士,就是李世民也是只在过往的古籍经典中读到过,却没想到眼前这个年纪不大的小青年,居然能够写出?
还是在如此短暂的时间之内,如果不是在场那么多人,如果不是自己出题,李世民是绝对不会相信这是房俊写出的,因为这简直就是不可能。
沉默了半晌的李世民沉浸在这诗作的言语之间,甚至都忘记了台下还坐着一众大臣。
而台下的这些大臣们亦好奇地看着主位沉默不语的皇,暗暗猜测着,房俊的这首诗到底是个什么水平。
一时间宴会的气氛十分诡异。
那些青年郎君们虽然心中好奇,但这一炷香的时间到底是不会等人,他们为了交出作品,只好按捺住自己的好奇心,又低下头开始冥思苦想,但这好奇又不能完全消失,便只好是写一句便抬起头观望一下情况。
而坐在对面的老一辈的大臣们亦是十分好奇,看到坐在主位的皇久久没有言语,他们也不好率先开口询问,这无边的沉默最是能将人勾地心里直痒痒,故而台下的人们只好相互打量试探,似乎是想靠着眼神交流得出些什么结论。
“王德……”
李世民从沉默中惊醒过来,这才发现台下的大臣们目光炯炯地望着自己,很显然他们也想看看房俊到底写出了些什么东西。
房俊今晚写出的这个诗作,必然会传遍宫里宫外,甚至可能流传千古。只是现在,一炷香时间还没到,按理来说还在比赛时间,所以李世民并不打算当庭念出,只是示意王德公公将这宣纸传递到老一代大臣这边,让他们轮流阅读。
大唐:高阳悔婚后,被长乐看上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