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李世民心中知道,今晚不会再有人能写出如房俊这般的好诗了。
这边世家子弟们听到李世民开口了,心思又都不在自己的作品,转而又看到皇将那房俊的作品传到自己父辈那边,心里一下子又揪了起来,看来比试没有结束之前,房俊的诗是不能当庭念出来的。
老一代的大臣们早就迫不及待地想看看房玄龄的儿子能写出什么东西来,一看到皇将那宣纸传下,纷纷好奇得伸长了脖子,似乎一刻钟也不愿再多等。
这边第一个接到宣纸的大臣颤颤巍巍地从王德手中捧起,居然还有一丝紧张。
不过数秒之后,这大臣便震惊地再也记不起为何而紧张了。
简直是绝句,这诗作流畅通顺,用语虽不见华丽却带着思考,写景真切亦虚幻,整首诗读下来,气势颇为恢弘。
这个怎么可能是房俊这样的毛头小子就能写出来的?
那大臣一时间愣了神,呆呆地也不知道动一动,身旁的人见他这幅模样更是好奇了,也顾不礼节,直接将宣纸从他手中抽走。
就这样,宣纸一个传给一个,一众大臣年龄加起来也有数千岁了,什么世面没见过,现下却无一不是十分震惊的。他们知道,这样的作品,自己的儿子是绝对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写出来的,不,就算给他们一天一夜,也不能写出来。
在这样的心境之下,数位大臣面色阴晴难辨,想要赞美却又有些不甘,一时间也不知道是羡慕还是嫉妒多一些。
坐在这些人中间的房玄龄当然是最想知道自己儿子到底写出了什么东西来的人,看着周围人的样子,又联想起李世民方才的沉默不语,房玄龄心中也没有底了,生怕自己这儿子写出些什么大逆不道的东西来,要被迁怒了全家。
不过,下一刻这宣纸就传到了自己手中,房玄龄急急将它展开,亦是被惊住了。
自己儿子什么时候竟有如此文才了?!
房玄龄还来不及细想,厅台中央的那炷香便灭了。
大唐:高阳悔婚后,被长乐看上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