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老报馆的人回忆,那天湖仙很朴素,提个文件袋,像一名普通职员,来到报馆。她沉着冷静,带有一点忧郁。
她没有坐在经理室椅子上,召见各级主管,发号施令。而是去各部门造访,说话很简短,也很实在。
“人真奇怪得很,一个年轻女孩子,几句简单朴实的话,居然使我们想发泄的一肚子气不知道何时溜掉了。我们觉得她虽然嫩,但很实在,她的面部表情告诉人们需要支持,是一个可信赖的人,就这些也就够了。”一位老星报记者回忆道,他接着又说:“当时一些人听了她的话,认为她很有涵养,有城府,好像是一个猜不透的人。”
湖仙为什么这样镇定?是她以先父的办报原则为底气。
她重修的办报宗旨是:“一份能够赚钱的报纸,就是一份好报纸。”
她推行“事业部制”,层层负责,层层包干,指标落实,定期考核。实施后的第一年,各部门的利润翻番。
员工收益增加,对湖仙刮目相看,众人说:“这姑娘比她父亲厉害。”
她把报纸同时销往湾湾,并增发欧美航空版。
后来采取比飞机更快速的办法,利用通讯卫星传递,当日在纽约、伦敦、巴黎、堪培拉等地开印。
若论在香江的销量,星岛逊于东方、天天等报;若论在世界的总销量,星岛日晚两报,销量高达一百万份。1962年,湖仙独资创办《快报。
星岛的利润逐年上升,1973年,报业税后纯利一千五百万港元;进入八十年代,报业年利润逾1亿港元。这样的业绩,连欧美一些大报都自叹弗如。
1972年5月,星系报业有限公司改名为星岛报业有限公司,湖仙仍任董事长。
公司于6月上市,每股面额2港元的股票升水卖6港元,购者如云。
胡仙持有公司的86.7股权,按高峰期市值计,她的股权值四亿三千万港元。
位于港岛北角的星岛新闻大楼,实用面积十九万一千平方英尺。
湖仙高高在上办公室在顶层,管理着销量百万份的大报,还大举进军房地产。
湖仙兑现了她的理想,她身家二十五亿港币,一度被称为“亚洲最富有的女人”。
胡氏父女,是香江商人办报的成功典范。父女一脉相承:疏离zz,以商治报。
香江的地位和地理位置独特,处于之间,要想超然物外,根本没有可能。
湖仙客串了一回zz家,即告勇退。就她的政治行动而言,也是出自商业目的。
在香江,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若一份报刊,在言论上上过于偏激,往往会受到某一方大势力的干预。
星岛未遇到过这样的事。实业愈大,愈持谨慎态度;热衷讨论这些的人者,较多的是一无所有的人。
湖仙恪守中立。星岛在台湾销量很好,但湖仙从不在公开场合评论这些东西的优劣、善恶。
她始终把握一个度数——不要让人认为这是为谁办的报,要让人相信:这是为兼顾读者而办的报。
我们翻阅各时期的星报,并未发觉星报在取悦讨过谁。
星报对哪边的好事坏事都登,相比下,内容要多得多,不少篇幅是介绍其经济成就的。
新闻本身就是zz。星岛抢新闻,在香江是很出名的。
湖仙是如何疏离zz的呢?用她常常敦促采编人员的话说:“客观报道,不带感情色彩,更不要评论。”
“少谈zz,赚钱为上。”湖仙在另一场合又这样说。
“zz,我们不是不要碰,而是希望可以走中立路线,我们只是这样希望。”
无为而无不为。湖仙淡泊名声,疏离zz,但最后,她获得的荣誉最多。
她被港府任命为太平绅士。香江大学授予她名誉博士学位,称赞她是“非凡的女社会活动家、作家、企业家、活动家、报业家、经济强人。”
英国授予她boe勋衔,伊丽莎白女皇称她是“女中豪杰”。
香江大亨传奇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