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文虎确实做到这四言真经,他赚了钱,亦名气赫赫。据考,他未获得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官方荣誉。
湖文虎的子女们,是否能做到这点?
众所周知,紧跟zz,报纸和报人都能比较快地出名。
湖文虎的宗旨是图利不图名。长子湖蛟似乎有些图名之嫌。
当然,贴近的动机可能是多方面的:自己不想图名,但要为报纸扬名;出于商业利润方面的考虑;真正受其驱使。
湖蛟主管星马系三家报纸,开始都能恪守父训。
一年后,胡蛟聘请李星可担任《星洲日报主笔,每日一篇社评——评价时事及星马社会问题。
《星洲日报将办报宗旨题于报头:“唯一能替华人社会服务,唯一能替华人说话”。
该报鲜明的倾向很受当地华人欢迎,发行量节节上升,成为当地第一大报。
《星洲日报批评的矛头,不仅仅限于社会底层,有时直指新加坡、马来西亚。
1971年,新加坡发生“五月事件”,湖蛟被政府列入这起政治事件中的嫌疑人,指控他是“来自香江的人员,接受了周息0.1的贷款港币七百二十万元”、“抨击”等。胡蛟对政府的指控无法提出反驳,《东方太阳报于5月16日停刊。
不久,《星洲日报被外人接管。
现在谈谈湖好的儿子湖智东。他主管的是香江英文《虎报。
因是英文报,影响不了占香江总人口的大多数,而少数洋人读者和华人精英,又不会轻易受其影响。《虎报谈不谈都无关紧要,读者少,报纸没多少利润。
真正能吃透先父遗训的当属湖仙。香江奉行西方式的言论自由,无论偏向哪一边,宣扬什么都允许存在——只要报刊不触犯法律。
因此,香江办报,风险不如东盟各国大。但是,报纸倾向明显,就可能会被读者认为不客观,势必影响销量。
香江的气候,受内地与湾湾的影响最直接。
因地理等原因,香江尤对内地的气候敏感,有个报人开玩笑道:“打个喷嚏,香江都要感冒3天。”
正因为湖仙做到这一点,星岛集团才有今天这般辉煌的成就。
湖仙生于1932年,家境富裕,又深为湖文虎喜欢,湖仙是含着金钥匙成长的。
湖仙少年时就开始写文章,常去父亲的报馆玩,对报纸并不陌生。
1951年,湖仙进香江圣士提反女校读书,她性格内向娴静,喜欢文学、绘画、工艺品,她的理想是做一名作家或画家。
她熟悉报纸,但并不熟悉报业,也无此兴趣。
如果不是三兄胡好死于空难,香江华文星报的重任,大概不会全压在一个少女柔弱的肩膀上。
有记者问她,在校读书时,是否想过将来要经营星报这样的大企业。
湖仙说:“没有,当时一点都没想到,也没兴趣。但是后来父亲去世了,我一‘跳’下海20多年了,开始时学了几年才摸出一点门道来。”
湖仙受命于危难之中,她接手星报,正是香江星报第二次危机影响未尽之时。
湖文虎之所以能成为华夏的报业大王,很大的原因是处在幕后的林霭民鼎助。
林霭民任星岛日报、晚报社长,权势很大,功勋彪炳,但永远是一个高级打工者。胡久虎是报业王国的绝对君主,俗话说:“伴君如伴虎”,两报社长之位,不是那么好坐的。
孰是孰非,很难判断。反正他们分道扬镳了。1951年,林霭民因“挪用公款炒股”被革职,他去职时带走报馆10余名业务骨干,另创一家《循环日报。
林霭民与湖文虎20多年的宾主关系一夜断绝,这就是轰动香江报业的“林霭民事件”。
湖仙走马上任,年纪才22岁,她与家族部分成员住在虎豹别墅。嫂子怎么看都不放心,说要陪她去上班。湖仙苦笑道:“你看,经理还是个孩子,要人陪着上班?”
香江大亨传奇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