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鼎立时的三位君主中,曹操和刘备是扎扎实实打出来的江山,这两位在各自政权军队中的威望是独一无二的。
比较特别的是东吴孙权,他是守成者,很少亲自带兵出去打仗,亲征也是多打败仗,便有了他孙十万的名号,
军中威望远不如曹操和刘备,而且,因为东吴军队的特殊构成,孙权也一直没能真正掌握到过东吴军权。
东吴军队的构成是私兵制的,即完全效忠孙权的孙家私兵和效忠各世家、各将领的私兵的集合,孙权这个主君并没有绝对的控制权和指挥权。
要打仗时,孙权只需要选好将领,然后大家各自带着手下的私兵来集合,选个大都督当主帅带着大家一起干,周瑜、鲁肃、吕蒙、陆逊等东吴大都督都有直辖的私军。
周瑜死后,就是把私兵交给了下任大都督鲁肃:“即拜肃奋武校尉,代瑜领兵。瑜士众四千余人。奉邑四县,皆属焉”。
鲁肃死后,他的私兵又交给了下任大都督吕蒙继承:“鲁肃卒,蒙西屯陆口,肃军人马万余尽以属蒙”陆逊的家族比较牛,他二十岁时就有数千部曲私兵,他的儿子比较有本事,所以他死后,是儿子陆抗继承了他的私兵:“抗字幼节,孙策外孙也。逊卒时,年二十,拜建武校尉,领逊众五千人”。
江东世家的私兵就是这样传承的,孙权自己也掌握着孙家的私兵,但在整个江东的军队集体中,孙家私兵并不能占据绝对优势。
孙权本身也不是像孙策那样擅长军事,打仗基本上依靠外姓将领领军,所以,至少在东吴的军队中,孙权一直没能真正掌权,能百分百听从指挥的也只有孙家私兵。
特别是在逼死陆逊后,孙权和江东世家的和谐氛围也被打破,虽然孙权不再设立大都督一职统管军队,看似不用担忧有大都督威胁到自己的地位。
但实际上,是江东各大世家不满孙权对待陆逊的方式,不让族中人才支持孙权,江东军队的战斗力下滑了,各家族私兵也不会尽全力为孙权卖命了。
爽帝:从高平陵事变开始逆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