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福南如实说道:“少。”
“按六成的毛利算,多还是少?”
“少。”
“好。”冼耀文颔了颔首,说道:“打明天开始,公司就不给你和小李师傅开工资,我把德兴馆包给你们父子做,李师傅你只需每天给公司交800元的承包费,过年期间生意寡淡的日子算15天,这15天不收租金,这样一来,你一年要交的租金是28万元整。
租金之外,公司还要分润利润的三成,生意好多分,生意不好少分,公司和你们一起承担风险,但无论生意是否能做起来,租金是不能少的,李师傅,你自己斟酌要不要接,我给你一刻钟的考虑时间。”
冼耀文话音刚落,李福南便斩钉截铁道:“冼先生,不用考虑,这买卖我接。”
“真不考虑一下?”冼耀文淡笑道。
李福南摇头,“不考虑。”
“好,打明天开始,德兴馆的一切事务我不会再插手,用谁不用谁由你,给伙计开多少工钱随你,你只需每天结束营业后往财务室交800元租金,一个月交一次利润。
要是确定了,明天过来立字据签合同,合同一年一签,做得好条件不变续签,做得不好,想必不需要我说你也能明白。”
李福南点头,双方达成了意向。
随后,李福南父子迈着轻飘的步子离开,仿佛捡了大便宜。
或许不用仿佛这个词,就是捡了大便宜,只不过,这个大便宜是建立在德兴馆越开越红火的基础上。
说白了,冼耀文是将鞭子交到李家父子手里,让他们自我鞭策往死里干。
一家德兴馆贡献28万的租金,以及未知数额的三成利润分成,已达到他的预期值,李家父子即使一年赚2800万,他也不会眼红。
当然,这是不可能的,每一个数字他都精算过,租金、分红卡着红线,承包出去不会比之前自营的利润低,李家父子多得的那一部分,需要他们自己多干出来。
“菜要凉了,你快吃吧。”李家父子走后,孙树澄说道。
()
瞄一眼茶几上的菜,以荤为主,冼耀文摆了摆手,“你自己吃,不用管我,晚上我习惯吃点清淡的。”
“哦。”
“好吃吗?”
“还可以,比杨和生师傅做的差一点。”孙树澄拿筷子指了指油豆腐粉丝鸡,“这道菜还是李林根师傅做的最好吃。”
冼耀文轻笑道:“李福南原来只是德兴馆的大厨之一,跟杨和生这个德兴馆的灵魂人物自然没得比,李林根这位本帮菜的定调人之一就更不用说了。说起来,这里的德兴馆无非就是东施效颦,要按我的意思,还是换块新招牌慢慢创字号为好。”
香港这里和上海有关的消费场所,十之八九复刻了上海那边的招牌,好处是满足了旅港上海人的情怀,坏处是将自己圈禁在上海人的小圈子里,无形中排斥他地客人,和上海人形成伴生关系,上海人的消费能力没落,自然也就跟着没落。
丽池花园想要长久的经营下去,目前要做的是拉回流失的上海豪客,将“上海人”的消费潜力挖掘完,接着伺机进行去上海化,增强其他元素,例如闽南情调。
北角除了上海人,排在第二的就是福建金山阿伯、南洋阿伯,消费没有上海人那么凶,但绝大多数都是有钱人,不少上海人就住着福建房东的房子。
只是可惜这帮福建阿伯都是苦出身,家业是用命攒下的,除了置业,花起钱来抠索的很,想让他们撑起丽池花园的辉煌几无可能,丽池花园已经注定没落,折腾一下,无非是多续几年命。
说到底,香港还是岭南人的香港,此时的岭南人看上海人,大有“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的意味,香港未来的主要消费力量还是岭南人,上海style只会昙花一现,广东style才是经久不绝。
丽池花园即使做到去上海化,地处北角,也注定无法再创辉煌,真想把事业延续下去,还得另立招牌,去岭南生意人扎堆的地方,湾仔、尖沙咀。
金钱玩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