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前找上海过来的纺织业同行打听过,他们还在上海的时候,用的大部分都是美国棉,差不多达到六成。
本土棉太贵,用的人少,本土棉价更是一蹶不振,棉花卖不出去,棉农只能大面积破产,有大片土地的地主还能撑一撑,只有小片土地的农民或佃户根本撑不住,要知道种棉花的成本可是不低。”
清代没有南京这地名,《南京条约是英国佬的叫法,满清这边称《江宁条约,英国佬为什么这么叫,耐人寻味,也许根子就在南京布戏言。
对明朝时期贸易有兴趣的可以搜索“柯尔亭商业公司”,有一段蛮有意思的典故“明朝跟英国人打仗,葡萄牙人调停,荷兰人背锅”。
(本章完)
金钱玩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