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丹期转身望着壁上画轴,语调变得沧桑不尽,“得道成仙者有三人……可惜自从登入九重,却并没有任何消息传出!”
“……那广成子呢?”
沉默片刻后,陆安平颤声道。
既然广成子是承前启后的道门砥柱,几乎比肩三清道尊的人物,自然了解各种因由。
“广成祖师并未提及……”
袁丹期的声音悠悠响起,身躯也转过来,“若是广成祖师指点大道封真的真相,三千年来也不至这么多猜测。”
陆安平挠了挠头,便见袁丹期目光一转,接着道:
“广成子在人间驻留不久,却是传下众多传承,其中嫡传弟子有八人!”
“大弟子黄玄颐于终南山创下清微派,三弟子成玄英于流波山创沧溟派,四弟子王玄君于黎元山创神霄派,六弟子青城丈人于创青城派,七徒弟申玄芝创遁甲宗……
另外三名弟子未立道统,名声不太彰显!”
陆安平若有所思,这些应是方外通传,排教也大概知晓只是另三名弟子他还不知,不禁凝神静听。
“二弟子名孟玄真,五弟子名李玄琼,败子道号水镜真人……”
袁丹期语气轻柔,随即一脸憧憬道:
“这些俱是惊才绝艳,羽化登仙的前辈可惜申玄芝前辈留下的遁甲宗……”
“我也是听金昊才知,留陵山遁甲宗一脉覆灭。”
听到这话,陆安平不禁苦笑了声,袁真人自然知晓自己得了遁甲宗传常
略顿了顿,他问出盘亘已久的疑问:
“既然上古时有大巫浩劫,中古时有大道封真,如何导致生民炉鼎的变化?”
这是遁甲真经上的记载,正是那位遁甲宗申玄芝所提,丁甲神术这门炼体之法便是因此所创。
由这条线索推演,或许可窥见诸多真相,包括广成子、先符图……乃至魔教。
“原因固然隐秘,但方外大派中多有流传”
袁丹期顿了顿,“并非人身炉鼎有变,而是化育万物的此方地生出某种变化……”
“变化?”
“没错!”
袁丹期沉吟着,“人固然是万物灵长,性最适于修行的,但仍要寄身于此方地。上古、中古的变故不详细,但三千年来的变化虽然缓慢,却很清晰……”
“什么变化?”陆安平惊出了声。
“地灵气日益衰微。”
袁丹期苦笑了声,语气很随意,仿佛在一件毫不相干的事。
而陆安平心里明白:记挂着蜀山、传下剑诀,又以问心无愧的袁真人,哪里会觉得方外事不相干呢?
“这个”
陆安平深吸口气,他于历山初阳谷初入门径,一路修行俱在世俗,早已适应倒还真不知灵气衰微的事,毕竟连任何洞福地均未去过。
“难怪金须奴以苍莽山灵脉青石施六合聚灵阵……道门修行讲究法财侣地,难怪三元观纵容黑鱼寨劫掠,应龙宫分出林家一支、控制了沅水一带,俱是从世俗抽取材宝,以助力修行!”
“甚至五百年来只有正一祖师一人成仙,道门传承越发寥落……”
他顿时生出许多明悟,随即又生出新的疑问,广成子划分九艺,匡定五境修持,是否与灵气衰微有关?
甚至……从大巫修行中借鉴的与日长生册?
“以真文传道,方外世俗泾渭分明,广成子这番,是否与此有关?”
日光渐暖,陆安平平复心绪,颤声问道。
“以真文传道法,不似佛门大开方便之门,确实是广成祖师所立规矩!”
袁丹期接过话茬,“至于他老人家是否知晓,那便不知了。”
“除此之外,”他晃了晃度厄铜符,“广成子还有两道规矩……魔教向来行事任意,金昊怕是没过!”
“还有两道?”
陆安平抿了抿发干的嘴唇。
“真文传法!”
“方外道派每百年于昆仑山演法!”
“人间帝王不得修道!”
符图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