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大家长蔡维藩下定决心举家迁移后,他依然整日忐忑不安,自己毕生的心血都消耗在陕北的这片土地上,经历几番艰辛和忍耐,才把蔡家的门户重新支撑起来。可现在,要全部抛下,跑到祖辈们没有去过的陌生地方,精力日渐消退的他其实有些力不从心,但不得不重新振作精神,往前走。他不禁胡乱猜测,不知道后代儿孙会如何看待自己?“嗨,管得了那么多!任是天王老子,又能管得了将来怎样!”他只顾得了眼下事和眼前人,往后的一切任由天意吧。
搬家尚且是件大事,按习俗要择黄历请客收礼,何况是外迁。如今偷偷摸摸地外逃,心里真不是滋味,巧的是,他的大孙女出生在仓皇奔逃的牛车上,就像给他的特殊礼物。
转眼,他的特殊礼物已经七十岁,他自己早已故去多年。与蔡玉梅一起长大的堂表姐妹也只剩下她一人,还有账房先生老杨的独女,如今七十四岁的杨荷荷。同辈的兄弟只剩四哥蔡璋玉,三爹的猴儿子和二老姑的养子,有些人是在外地故去的。第三代的儿孙们更是天南海北,留在包头的为数不多,比蔡维藩他们当年走得更远。当有人问起他们是哪里人时,他们只对人说,是内蒙人。
七十岁是个大岁数,包头本地人很讲究,云辉跟张平平姐弟们商量“给老太太过个大寿吧,一起热闹热闹。”云辉自患病后,配合治疗的效果不错,朋友们都很关心他,但凡与他的病情有关的方法和药物都立刻告诉他,他的性情变化也很大,对周遭亲友的体贴和关爱更加细腻真诚。蔡璋玉很支持这个事情,他提出,趁着这个日子把蔡家人再往一块聚拢聚拢。于是,蔡璋玉和张和和、张军军开始积极地为蔡玉梅张罗七十大寿。按习俗,过寿主要是由孩子们操办,蔡璋玉仍旧孑然一身,他七十岁的时候只在蔡玉梅家吃了顿饭。
寿宴订在富丽堂皇的假日酒店。蔡璋玉花了好大精力才把人都请上,他预告给大家不收礼不大办,就是顺便把在包的亲戚们聚在一起,熟识熟识,就这也只请到一半,有些收到通知后就丢在一边,压根没打算来。杨荷荷带着她大闺女和大外孙来的,蔡玉梅三爹的猴儿子和他的孩子们,二老姑的养子和他的大儿子一家,还有蔡玉梅的侄儿侄女们,大都在六七十岁以上,凑起三十多个人。李月仙的儿孙蔡璋玉都一一通知,除去世的以外,一个也没到。
除了蔡玉梅这代人和与他们年龄相差不多的第四代互相认得,第五代之间互相都不太认识。有两个年轻人,在一个单位共事多年,今天跟着父母跑来一看,才知道原来是本家。蔡玉梅跟不太熟悉的一群人,共同庆祝了自己的七十寿诞,好些人的名字她到最后都没记住,只知道他们有在国外的,有在外地的,有警察,有老师,有演员,有普通员工,有企业高层,有搞图书的,有离婚的,有终身不婚的,一直未嫁的……她静静地坐在主桌上,似乎代表她的爷爷蔡维藩,仔仔细细地把他们挨个端详一遍。
四舅舅蔡璋玉负责主持寿宴,他情绪很高:“今天啊,谁也不要搭礼,要不还以为我费那么大劲,把亲戚们聚起来,是为了收这个礼钱……”
“这样哇,四哥,今天的饭菜我们二闺女全包啊,就当她给她玉梅姨姨做大寿啦!”荷荷姨还是爱抢话,她的二闺女离过两回婚后,终于嫁到称心郎君。她的第三任女婿在婚后发了大财,杨荷荷处处争着显露二多余的富裕与阔绰。
蔡璋玉被她弄懵,忘记自己本来打算说什么,站在地当间愣了一会儿。
“噢,我的意思是哇,自我爷爷领着几十口子人来了这地方,风风雨雨到现在,过得都不容易,所以咱们后代儿孙也不要忘记根本,时常地往一块聚一聚,如今虽说是天南海北,但交通通信都便宜,说聚也能聚,毕竟是一家人哇,一根藤上结的瓜……我只要身体还能行,今后我就把这个事情负责起来……嗯,那行,先就说这么几句,咱们先吃起来,边吃边聊。晚点儿酒店还给咱们安排的蒙古族歌曲表演。”
张平平依旧喜欢热闹活动,牛云辉忙着熟悉妻子的亲戚和他们的地方口音,他能听懂个大概意思,所有人都称赞他是个“不错的后生。”
撒满星星的窟野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