擒龙者说
超小超大

第二十六章 女鬼毒蛇 (2-1)

王播说:“今年怪事颇多,也不止此一件了。”他又看着沈十问道:“沈先生可是捕蛇师?”

沈十道:“我是捕蛇者。”又心想:“估计他要请我抓蛇了。”

果然,王播说:“西市永平坊有座宣化寺,汾阳公(郭子仪)堂妹在那宣化寺出家为尼。”

沈十点了点头,心想又有故事听了。

王播继续说:“汾阳公夫人王氏常至宣化寺摩拜那小姑子,每次去时都大摆排场。后来也是为了来往方便,就在永平坊西南角买了一所宅子。据说曾有一名婢女不慎犯错,惹恼了郭夫人,被郭夫人命人封在那座宅子照壁之中。”

沈十吃了一惊,婢女犯错,惹恼了主子,就要被封到墙里?

“再后来,那座宅邸几经流转,七八年前被一王姓人家以极低价格购入,王家住了不过两年,又卖给一姓钱的人家。”王播说继续说着。

“钱姓人家买来住了也不过一两年,就全家搬离宅邸,也不再售卖,布施给附近的罗汉寺。而罗汉寺想出租那座宅子,竟是无人敢住。”

听到这里,沈十问道:“那宅子是闹鬼了么?”

“正是。”王播看了眼法海,继续说:“据说这二百年间,那座宅院前后有过十七任主人,每任房主都死了长子,以至于到最后无人敢住。”

“这样啊,现在那宅子就是空着的么?”沈十心里想着:“我是捕蛇者,又不是捉鬼师,闹鬼的事干嘛不找法海?”

法海说:“三年前,那宅子为我一旧友所购。那旧友姓寇名鄘,是位占卜的先生。寇先生见宅院售价低廉,又不知内情,便以四十千钱买了下来。”

沈十点了点头,法海继续说:“那日夜里,寇先生打扫了房屋独自休息,前半宿无事发生。到了月明的四更天,长安下了小雨,寇先生忽觉身体抽搐,毛发忽然竖起,心中十分的恐惧。”

“寇先生难以安睡,又听有人哭泣,声音似乎出自地下九泉,再细听又似传自空中。哭声忽东忽西,难辨方向。”

法海喧了声佛号,继续说:“寇先生买下那宅子,已耗去全身之资,不肯舍弃了房子。”

沈十听了心想:“如果是我花了全部积蓄买了套房子,也会和那个寇鄘一样。”

“两年前小僧离了密印寺回长安,寇先生便找到小僧,请小僧去收伏那女鬼。”法海没有说收伏女鬼的经过,只说:“后来取出那照壁中的枯骨,陪了几件侍女的衣物,送到渭水的沙洲安葬了,此后那宅子便不再有闹鬼之事。”

“那很好呀,法海师父你超度了女鬼冤魂,是功德一件。”沈十很纳闷:“你们说这么多,就是为了讲个故事给我听?”

王播又说:“寇家那宅子,如今已是不再闹鬼,可近一月来,连连有人被宅子墙洞蹿出来的毒蛇咬伤,已有七人中毒太深不治身亡。”

“毒蛇?”沈十道:“京城这地儿天气干冷,蛇虫本来就少,更何况现在还是寒冬。居然会有毒蛇出没,这就奇怪的很。”

“是啊,正是怪事年年有,今岁尤其多。”王播道:“王某正是想劳烦沈先生去看看,究竟是何种异蛇作祟。”

沈十点头答应,又想:“以前在老家抓蛇,谁也没对我这么客气过,果然还是裴家的人面子大。”

王播喜道:“那就辛苦沈先生了。”

“王大人客气了。”沈十忽然想起一个典故,又问王播:“王大人,你可是扬州人?也是否曾在惠昭寺木兰院的僧寮里借读?”

王播面露惊讶,说道:“王某祖籍太原,却是在扬州出生长大,也的确曾借读于木兰院。却不知沈先生如何得知?”

沈十没有回到,又问:“那王大人后来进京做了官,可有再回过扬州?”

王播摇头道:“我已有数年未回扬州了。”

沈十笑道:“那我送王大人两句诗,等你再回扬州,或许会用上。”

“噢?还请沈先生赐教。”

“二十年来尘扑面,如今始得碧纱笼!”沈十说完忍不住笑了出来。

擒龙者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刺客何春夏 连载中
刺客何春夏
十三白前
我叫何春夏,我已经很老很老了,哈哈,好在没有老的快死。 老人们都很讨厌下雨,雨声会勾起回忆,会想一些在生命里怒放过的东西。 今天下了好大的雨,我只好在家里擦剑。 我有七把剑,它们可比我要大多啦,这帮老东西。 我们都活到了一个没有人用剑的世界。我成了世上最后的剑客。 三百年。 这世上,还会有江湖吗? 她突然笑了。 这世上 还有我。
82.6万字5个月前
仙族长青 连载中
仙族长青
我是二十八
从第一块灵田,第一条灵脉,第一个修士开始…… 从凡世间一个朝不保夕的凡人家族到横跨诸界寰宇的不朽仙族。 家族流,种田流,凡人流。 起步非常低,从凡人开始。
13.0万字5个月前
上仙他是一朵花 连载中
上仙他是一朵花
唐烦烦
蓝姬是蝴蝶妖仙,患有严重头疾,疼起来脾气暴躁心情奇差分分钟想要毁天灭地,偏偏有个凡人身上的味道能治她的头疼。 于是仙界也不想回了仇也不想报了,就想贴贴抱抱闻闻。 嗯?凡人竟是仙界修为最高的旭渊上仙? 不重要,杀回仙界继续贴贴抱抱闻闻就是了。 嗯?上仙竟然是朵跟自己有着宿世缘分的神花?那就别怪她不客气了,蝴蝶可最喜欢花了。
12.1万字5个月前
我在茶楼酒肆说书的那些年 连载中
我在茶楼酒肆说书的那些年
鸭不先知
说书唱戏劝人方,三条大路走中央。善恶到头终有报,人间正道是沧桑。 俩眼一睁,杨书已是四九城中说书人。 庙堂高。党同伐异,门阀倾轧,神州动荡,民不聊生。 江湖远。妖魔乱世,邪道横行,三宗五门,血流成河。 杨书不管这些,醒木一拍,先给老少爷们说上一段! 唐传奇,元杂剧,明清小说。 只要讲故事,杨书便能从中抽取奖励,不断变强。在这乱世中苟住,早晚成天下第一! 杨书起先以为,这么着就足够了。 毕竟每说一
30.8万字5个月前
山海经之仙途妖路 连载中
山海经之仙途妖路
流连山竹
仙是仙,妖是妖。 仙斩妖,妖化仙。 人,逆天改命求仙途,妖,艰难险阻证大道。 ...... 一界两方,三阵四挂。 一本经书,一支神笔,收录千奇百怪。 看文仲如何在这个世界求活。
27.9万字5个月前
逍遥小道君 连载中
逍遥小道君
铁板铜锣烧
仙界不愿收,妖界不敢留。 所以,我留在凡间逍遥自在呀……
10.7万字5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