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品尝之后,都赞不绝口,纷纷向刘禅和皇后表示祝贺。
在欢声笑语中,时间悄然流逝。
当最后一曲乐声落下,宴会也渐渐接近尾声。
刘禅站起身来,向众人举杯致意:“今日之宴,实乃朕心之所向。有你们在,朕今后皆要常常如此团聚,共享天伦之乐。”
众人闻言,纷纷起身回礼。
许久之后。
宴席散去,椒房殿内恢复了片刻的宁静。
在内殿,刘禅召见子嗣男丁。
刘禅缓缓站起身,目光温和地望向殿门,那里,他的子嗣们正逐一踏入,带着孩童特有的纯真与活力,为这座宫殿再次注入了生机。
长子刘嗣,身着精致的锦服,虽然只有三岁多,但举止间已初见端倪,那份超越年龄的沉稳与眼中的灵动,让人不禁多看了几眼。
他小步走到刘禅面前,恭敬地行了个礼,那模样仿佛是个小大人,让人忍俊不禁。
刘禅伸出手,轻轻摸了摸刘嗣的头,眼中满是慈爱与期待:“嗣儿,你越来越有朕的风范了。”
紧接着,二子刘睿也走了进来,他与刘嗣年龄相仿,但身材却更为壮实,眉宇间透露出一股英气,显然是继承了关羽的勇武基因。
刘睿活泼好动,一见到刘禅,便兴奋地跑了过去,差点撞翻了旁边的瓶。
刘禅笑着抱起刘睿,感受到他身上的力量,心中暗自思量:这孩子,将来定是个武将之才。
三子刘昭、四子刘骧以及后续的子嗣们,或盘跚学步,或需乳母牵引,他们或好奇或羞涩地望着刘禅,眼中闪烁着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向往。
刘禅一一将他们唤至身前,或抱或抚,每一个孩子都得到了他同等的关爱与注视。
望着这一群活泼可爱的子嗣,刘禅的心中却泛起了涟漪。
作为帝王,子嗣众多既是福也是祸。
如何教育他们,既能锻炼他们的能力,又不至于形成党派,甚至引发兄弟阋墙之祸,这是他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
清朝九子夺嫡的历史教训,他绝不允许在自己的子孙中重演。
翌日,晨曦初破,天边泛起一抹温柔的蓝,椒房殿内,轻纱帷幔轻轻摇曳,仿佛连空气都弥漫着慵懒而暧昧的气息。
刘禅缓缓地从温暖的被褥中坐起,眼神中带着几分满足后的疲惫,却又难掩那份对昨夜欢愉的回味。
床榻旁,皇后静静地躺着,她的面容在晨光中更显娇嫩,肌肤如同初绽的瓣,泛着淡淡的光泽,那是连续两夜恩爱浇灌后的结果。
她的嘴角挂着一抹浅笑,似乎在梦中仍在回味着与刘禅的每一个亲密瞬间。
尽管刘禅感到些许劳累,昨夜几乎未得片刻休息,但看到皇后如此容光焕发,心中那份不满也便烟消云散了。皇后平日里在人前总是温婉贤淑,体贴入微,是众人眼中母仪天下的典范。
然而,在这私密的椒房殿内,她却如同换了一个人,变得热情如火,大胆奔放,这种极大的反差让刘禅既感到惊喜又有些许的不适应,却也在无形中增添了几分难以言喻的刺激感。
他轻轻抚摸着皇后的发丝,眼神中既有宠溺也有疑惑,仿佛在试图探寻这双重性格背后的秘密。
穿戴整齐后,刘禅缓缓走出椒房殿,脚步虽显沉重,但眼神已恢复了往日的清明与坚定。
他穿过曲折的回廊,步入宣室殿。
宣室殿内,群臣已列队等候,气氛凝重而庄严。
刘禅踏上龙椅,目光扫视一周,最终落在了丞相诸葛亮的身上。
诸葛亮身着朝服,面容严峻,手持一卷密报,步伐稳健地走向御前,双手呈上关于魏国的最新情报。
大内官黄皓接过奏报,递到刘禅面前。
皇帝看了有一段时间之后。
尚书令法正紧随其后,缓缓开口,声音沉稳而有力:“陛下,魏国新君曹叡登基未久,朝局动荡不安,其虽欲掌权,然阻力重重。加之魏国近年来战败连连,四面受敌,虽鲜卑之患已暂时平息,但青州、豫州、司隶等地,战事仍频,国力大损。
蜀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