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最后,两个人都筋疲力尽躺在地上,嘴上也没闲着。
大皇子拿出皇家威严,说李玄是臣子,他是君,臣就必须要听君的话,否则就是忤逆。
李玄不甘落后,直言道要不是他爹为大秦出生入死,秦王怎么可能安稳坐在宝座上?
反正谁都不服谁,打的一个比一个凶,骂的一个比一个狠。
事情最后的结果是大妖精魄成为李玄挂在脖子前的玩具。
他们的对话刚好被秦王和李长风听到,李长风都没来得及反应什么,秦王倒是二话不说,一脚把大皇子给踹飞了。
揍了大皇子一顿不说,还罚他在宫中一个月不能出去,读书思过。
由此可见当年秦王对李玄的宠爱。
不过后来李玄为何能和表哥重归于好,把那颗珠子又送给了大皇子。
也因此,李玄对秦王的了解非常深。
这也是为什么他穿越之后,在前身身上几乎察觉不到对秦王恨意的原因之一。
毕竟从大义上讲,他爹是造反,秦王杀他正常,如果不发生天元之变,李玄和大皇子可能就是下一代的大秦军神和秦王。
他不相信李长风会谋反,也不相信秦王会忌惮李长风功高震主。
功高震主,那是因为君王无能,而秦王绝非庸君。
而之后三年,有文禁在身,李玄浑浑噩噩,对周围的事情基本上都无法了解,所以他才会从每个人口中去探寻秦王是什么样的人。
他当时年幼,看人看事可能只会流于表面,但屈灵均等人不一样。
只不过从他们口中得到的秦王,和自己印象中的差不多。
唯一的区别就是这三年秦王怠政罢了。
“难道说天元之变的罪魁祸首真的是董相?”
“也不合理,董相和李长风分属文武,官位相同,而大秦又不存在重文轻武的现象,秦王不可能因为董相的话就杀了李长风……”
所以说,事情的真相就是李长风造反,然后被杀?
李玄一时间想到很多,但越想还是觉得处处不合理。
将冒出来的诸多思绪都抛之脑后,李玄重点再次放回考卷上。
“如果秦王没改变的话,那他出这道题的本意就是主战,顺着这个方向看的话……六国论似乎是不错的选择。”
“不过六国论是苏洵所作,那个时候六国已经灭了,现在六国还在。”
“可以借着这个思路,将文章内容因地制宜的改一改。”
“比如说,文章题目就叫做灭六国论。”
心里有了思路,李玄在草稿上开始落笔。
虽然穿越当了文抄公,但论起文学水平,现在的李玄并不比前世的大文豪差。
毕竟他继承了孔圣的学识,自身又极具天赋,手不释卷,只不过人的快乐永远都来自于白嫖。
老祖宗们给他留下了那么多宝贵的作品,在这个世界发扬光大也没什么不好,何必让自己浪费脑细胞呢。
在他笔下,《灭六国论》一个字一个字的被写出来,同时天地仿佛也感应道了这篇文章,贡院上,异象开始凝聚。
谁还不是个正经读书人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