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小考,昨天晚上你又累了半宿,朝食自然要吃点好的。”
崔氏给赵常布置了满满当当一桌子的食物,赵二郎没吃上的东西,倒是都便宜了赵常。
吃饱喝足,又含了块鸡舌香,崔氏这才催促儿子更换好衣裳,背上书囊去上学。
四门学的学规是巳时开馆,从赵家到四门学,走路需要接近两刻钟。不过,管家赵福给赵常备了匹健骡代步,因此他只花了一刻就赶到了学院门外。
将骡子系在拴马桩上,又给了门子几个钱给骡子添点草料,赵常又整理了一下幞头和衣裳,方才大步走进四门学的正门。
四门学,乃是大景四大官学之一,迄今已历时五朝。最初,它是四个世家联合开设的家学,只对族内子弟开放。现如今,四门学则已经成为大景官学,山长遥领国子监祭酒这一官职。
国子监祭酒,官居从三品,可以穿绯袍、戴玉饰,特赐紫金鱼袋有资格入宫面见圣人。
入学堂之前,赵常正了衣襟,因此门口的考评博士为其记了一个“善”字。
若是有人忘了学堂的规矩,不单单是要受到一定的惩罚,屡教不改或情节严重者还会被祭酒在注色经历上记上一笔。
那样的结果,被记之人绝对就是科举和仕途齐同时走到了尽头——没开始就结束了的那种。
因此,赵常自打第一天入学就牢记住四门学的各项规矩,从未有过一次逾越。
走进学堂大门,先在中堂拜了先贤的牌位和画像,然后赵常才走入后堂的院落。
见到一位文士打扮的小老头正坐在席子上,在槐树下煮着茶汤,他又赶忙走过去向祭酒大人问好。山长相当于学院的院长,可并不是所有书院的山长,都有资格被称为祭酒。
“无咎来啦。吾今晨骤闻,长乐坊那边闹了贼人,你家中怎么样?”见赵常向自己问好,那人点了点头,随即问道。
赵常回答:“谢祭酒挂念,无咎家中无碍。”
“那就好。今日小考要以‘惊雉逐鹰飞’为题写一首试帖诗,且去准备吧。”
“喏!”
虽然唱了喏,但是他心里却有些疑惑。
往日,这位祭酒大人为人方正得让人觉得有些古板,今日怎会提前泄露了小考的题目?
不过,当他与聚集在院中的同学们见了面,才知道原来祭酒不是单独给他透露考题——院中一众同学,此刻都在冥思苦想,考虑着该如何破题。
只是,这“惊雉逐鹰飞”这句话,很难不让赵常联想到昨日白天在西市里发生的事情。
祭酒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往日与赵常交好的几个同学纷纷与他问好,一口一个“学兄”又或者一口一个“无咎”,叫得甚是亲切。
“学兄,你是不知道,昨日白子仕被送到医馆之后,我们就来向祭酒报告这件事情的原委。听过之后,祭酒直接说了句‘豆有豆畦,麦有麦垄,豆麦俱齐’。”
“这是什么意思?”赵常有些懵,他确实不太懂文字游戏之类的东西。
跟他交好的那个同学眨了眨眼,嘿嘿一笑,为其解惑道:“是为杂种。”
好家伙。好家伙。好家伙。
赵常心里不由得一连蹦出三个“好家伙”。
豆有豆畦,麦有麦垄,豆麦俱齐——那可不就是“杂种”么?
读书人骂人,果然能不带一个脏字,关键是不读书的人还真是听不懂。
再联想到今日小考的题目,赵常若有所思地抬眼看向坐在槐树下煎茶的祭酒。后者亦同时抬头,笑吟吟地向赵常微微颔首。
“三叔这是要搞事情啊!”他立时顿悟了祭酒今日此举的用意,“用不了几天,那个徐豹想必就得在顺京城臭遍了街了。”
这位祭酒,姓延,名墨,字推之。
除了是四门学的祭酒之外,这文士还是他的三叔,同时也是小时候认下的一位假父。
假父,契爷,意思都是干爹。区别就是,假父文邹邹的,一般只有读书人才这么说。
开局:从关系户到修仙界萌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