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先生到。”斋夫一声吆喝,让整个讲堂彻底安静下来。
众人便见陈献章踱步进入讲堂,其人身后还跟随着三个少年郎。
“你这学生果真不凡呀!到哪都能得人赞赏。”吴琛见张昭是跟着陈献章一起来的,不由对坐在他身旁的林瀚笑道。
“抚台大人不也对我那学生多有赞誉嘛!”林瀚捋须笑道“陈白沙的慧眼自然是能识人的。”
湖广巡抚吴琛闻言不由讪笑一声,便端正身体,开始聆听陈献章讲学了。
陈献章先向众人拱手一礼,随即端坐蒲团之上,徐徐说道“天地万物到底是由什么构成的了?”
“我认为是由’道’与’气’构成。天地万物既是’气’衍生的物质实体,又蕴含着自身的道’。”
“那么’气’衍生的物与道又是什么关系呢?”
“我认为’道通于物’,”凡物必有形,而道贯通于物之中,物中有道,道寓于物,道物不可分离。
“那么外在的道既然可以寓于物,便也可以寓于人,人的“心得而存之”,则心便是道的寓所。”
“而’心得而存之’便需要’虚明静一’,这便是我一再强调的’为学须从静中养出个端倪来’。”
陈献章说到此处,便指了指张昭笑着对众人道“这几日我发现一个好苗子,关于这’静坐’的法门便让解元郎给诸位讲解一番。”
众人闻言纷纷变色,他们好奇的看着张昭,实在想不到,这个少年郎是何等精彩艳艳,使得陈献章在今天的场合让他上台讲学。
张昭将众人打量质疑好奇的目光看在眼中,但他心中却没有多少波澜,因为他知道,对于陈献章的“静坐”法门他早已烂熟于心了,更何况,他的脑海中还装着“阳明心学”他自然有恃无恐。
张昭向众人施了一礼,这才笑道“我才学有限,得了白沙先生鼓励方才有勇气上台一试,若要不周之处,还望诸位体谅。”
众人闻言纷纷发出善意的笑声,无论结果如何,张昭如此谦虚,还是让众人稍微释怀。
张昭施礼完毕,便端坐在蒲团之上,收敛笑意,郑重开口道“儒、道、佛三家在修心养性上都把静坐作为修养心性的基本方法。”
“但是关于’静’三家又各有不同。”
“佛门的静坐是禅宗重要的修行方式,也叫坐禅。在静坐的过程中,人们要收敛身心,调整身体的坐姿,调和气息,调心,自能逐步证入涅架不二的境地,即达到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的状态。”
“道家的创始人老子,提出了’致虚极,守静笃’的主张。让心抛弃一切私心杂念,消除外界的纷扰和自我私欲的诱惑,保持清静无为的状态,达到空明澄澈的境界,让心永远处于虚静的状态。”
“而我儒家的’静’又是如何的呢?”张昭环顾场中众人问道。
片刻后,坐在蒲团上的一个青年书生,迟疑开口道“《大学》中所说:’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张昭十分满意此人的捧哏,于是笑着对他颔首,随即继续说道“而在白沙先生看来,这’静坐’可分为’洗心’’静思’‘自得’三个阶段,最后把’静坐’作为涵养的门户,以’虚明静一’为主线,由’虚’而’静’,因’静’而能’无欲’,从而达到心理合一,也就是自得了。”
“善”待张昭讲完,陈献章首先抚掌而笑,心中对于没有将张昭收在门下十分的遗憾。
随着陈献章的一声“善”,众人纷纷醒悟过来,都口称“善”,看着端坐蒲团上的张昭十分的惊奇,心中对这个少年郎生出敬佩之意。
待场中再次安静下来时,众人发现张昭没有下台,依旧端坐蒲团之上,不由疑惑的看着他。
张昭今日上台,自然不仅仅要宣扬陈献章的学问,他要借着“阳明心学”一举奠定他未来在心学上的泰山北斗的宗师地位。
大明:从荆襄开始制霸朝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