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骨子里的思想,便是礼制道德,仁爱天下。
依法治国,功利心太重,导致礼崩乐坏。
又岂能得到他们的认可?
李青嗤笑道:“霸道粗鄙,王道空谈说大话。二者均是为国,哪有粗鄙贵贱之分?”
朱九渊瞪大眼睛,怒视李青,“你说道德和仁爱是空谈,是说大话?”
李青这番言论,无异于在玷污和否认孔圣思想。
其余众人,也俱都用危险的眼神看着李青。
大有一言不合,便要拔剑相向的趋势。
李青一步不退,直视朱九渊,“霸道治国,你们担心律法被官员们用来谋取私心,致使人心惶惶,国家大乱。
可王道治国,那些官员们,便不会有私心吗?他们真的全都仁爱百姓吗?
大周自开国之后,便以王道治国。这数百年来,有多少官员以权谋私,又有多少官员在朝堂之上为了自身利益,进行党派之争。
王道教化万民,教化了这么多年,连为官之人都教化不好,谈何教化百姓?
王道治国不是空谈说大话,又是什么!
治国之道,哪有好坏之分?只有根据君王之能力之德行,根据当今局势进行综合考量。
国家生死存亡之际,岂是你一句仁爱所能挽救?
离国和妖蛮对大周腹背夹击,你能用道德和仁爱,劝说他们退兵吗?
值此关头,不行霸道,莫非要高举礼乐仁爱的大旗,坐等大周亡国不成?”
李青接连质问。
每质问一次,朱九渊就往后倒退一步。
退到最后,他脸色发白,哑口无言。
儒家以道德仁爱之名教化万民,可教化到最后,就连那些在朝为官的读书人,都开始以权谋私。甚至组成一个个派系,互相争权夺利。
甚至就连他朱九渊自己,也是如此。
在自身都做不到的情况之下,如何能够用礼乐和仁爱来教化百姓?
如此情况,倒不如行霸道治国,使国家强大起来,不受妖蛮和离国的欺凌。
“无论是王道治国还是霸道治国,最终的弊端都在于君王和官员身上。”
“若君王和官员,都心系百姓,为百姓谋利。那么天下安定时行王道,使国家长治久安。天下动乱之际行霸道,使国家富裕强大。”
“治国之前提,在修身养德!一身不正,德行不全,谈何治国?”
李青的声音通过扩音阵法,传到每一个人的耳中。
让他们感到振聋发聩。
科举为官,当真是为百姓还是为自身前途?
不少人如同被掀开了遮羞布,心中感到惶恐不安。
若为百姓,坚守本心,不为功利所动,王道霸道有何不同?
若心怀私心,追求功利,又有何资格谈论治国之道?
孔嵬深深地叹了一口气,道:“若无大仁大义、大智大勇之圣主,天下迎不来如人皇时的黄金盛世。
若为官之人心存功利,不仁爱百姓,君王无论以霸道治国还是王道治国,于百姓而言皆无益处。
究其根本,国家是否长治久安,百姓是否安居乐业,都系于君王和官员之身。
长青,你可有解决之方案?”
司马镜,王林甫,还有其余一众大儒。
皆脸色沉重地叹了地叹了口气。
他们大都出身世家大族,深知官员自身趋利避害的问题本就源于家族。
这个问题,根本无法解决。
一时之间,这些大儒们,感觉自己的信仰有些崩塌。
原以为读圣贤书,便能治理国家。
谁知到了最后,害了国家和百姓的,便是他们这些读了圣贤书,又心怀私利之人!
若官员个个仁爱百姓,不怀私心,无论行王道还是霸道,国家岂有不强盛之道理?
“解决方案吗?”
李青抬头看了看高空之上。
这个御史能处,有事他真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