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忠进了御书房,门口的卫士又将那扇大门关紧。房间里并没有看到熊达威的身影,恼火万分的贾忠直接在房间尽头几案旁的沙发上坐了下来。
两个半钟头后,贾忠的耐心已经到达极限,熊达威也正好从宴会上赶了过来。熊达威出现在御书房门口的时候,贾忠便起身迎上去说道:“达威兄,你这个剿匪司令当得好逍遥啊!”
熊达威径直来到房间尽头,他在办公桌后的沙发上坐下,然后拨动桌台上的一个按钮。连接了电脑系统的音响开始播放一首欢快的歌曲,熊长官跟着音乐哼唱起来。
即使贾忠对熊达威笑脸相迎,国公却带着鄙夷的神色坐在沙发上一动不动。贾忠隶属于冯国忠一派,熊司令自然不会高看他。熊达威用冷嘲热讽的语气说道:“贾将军是天子身边的红人,不知到访上京有何指示?”
贾忠放低姿态说道:“指示不敢当,不知熊公如何看待贼军围困贡县一事?”
急于阐明自己观点的熊达威说道:“贼军此举意在围城打援,上京主力绝不能妄动冒进。只要空军在贡县上空多投一些白磷弹和集束炸弹来掩护范荣的守军,贼人便不可能打下兵精粮足的贡县。等贼军攻城受挫后,上京主力挥师东进,贼军必然土崩瓦解。”
二人都知道光凭范荣兵团的老弱病残挡不住反军,贾忠意味深长的看了看脚下的大理石地砖,抛光地砖上正隐约反射出那幅用镀金画框装裱,悬挂在深红色护墙板上的刘帝画像。贾忠鼓起勇气说道:“贡县危在旦夕,天子下了圣旨请将军出兵贡县,希望熊公不要再有所拖延。”
熊达威不满的说道:“不要拿圣旨来压我。这么大的机械化兵团在离开上京的道路上就有可能被贼军歼灭,帝国不能承担这样的损失了。凡事要谋定而后动,贡县固然重要,上京却更重要,我这一切都是为天子着想。”
百感交集的贾忠不由感叹说道:“啊!荒江以北的朝廷军队居然如此阳奉阴违。一旦贡县陷落,上京必然不保,熊公难道不知唇亡齿寒的道理吗,留守上京的部队要改名为“达威军”吗?”
熊达威拍案而起,他抬高音量说道:“救援贡县便是正中贼军下怀,我可以立下军令状,大军出上京一定全军覆没。我要对天子负责,国防部是在瞎指挥,上京兵团绝对不能分兵。”
熊达威明白“权力越大,责任越大。”这句话不适用于天子,刘帝不必为决策失误负责。大军如果能成功解围贡县,胜利一定会归功于天子的英明决断。如果大军在中途被反军歼灭,刘帝就会宣布刚才的圣旨是矫诏,熊达威就要承担战败的责任。刘帝喜欢把含糊其辞的命令交由百官执行,让民间的怨言也都转向这些执行者,他只需要躲在摘星楼里肆意享乐。
北直隶一半的官军都几乎是熊达威的私兵,他自然希望能把这些军队抓在手里作为讨价还价的筹码。经过半个多钟头的论战,顽固的熊达威用种种理由搪塞贾忠,最后把这位钦差送去了招待所。
送走钦差后,熊达威找来麾下郑显道和李靖边两位兵团司令,他对二人指出眼下的困境。
“我成了进退两难的夹心饼干。荒江以北的几十万朝廷军队都被贼军压制在几个狭小据点内,相互救应的难度很大。天子非要我出兵解围贡县,诸位有何高见?”
郑显道说道:“北直隶全军都依赖贡县的物资运输,不如安排部队去上京河东岸摆摆样子,找些战利品来开新闻发布会,东都方面也就应付过去了。”
郑显道说出了熊达威想做不想说的事,李靖边从旁说道:“鹿山是贼军运输线上的重要一环,大军应当优先攻占此地。”
两位将军的建议合情合理,熊达威顺势说道:“不是我保存实力,大家知道在朝廷里有军队就有影响力,我不能把天子最后的主力浪费在毫无意义的解围战中。一旦贼军偷袭上京,我们就会追悔莫及。显道贤弟调动七个整编军共十五万人向鹿山运动,打下鹿山后不要贸然东进,你要保证随时能撤回上京。”
神朝春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