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讲仁贵自别李、姜三位弟兄,闷闷不乐,到饭店歇了一宵,次早就行。不上四五里路,但见树木森森,两边多是高山,崎岖难行,山脚下立一石碑,上写着:“此处金钱山,有白额虎伤人厉害,来往人等须要小心。”仁贵见了,笑道:“何须这样大惊小怪?恐吓行人?太欺天下无人了。我偏要在此,除此恶物,以弭祸患。”就在两山交界路上睡到午后,只听见叫喊道:“不好了,不好了!阿唷唷,这孽畜追来,我命休了,谁来救我!”豁喇喇望山上飞奔过来。仁贵梦内惊醒,站起身来一看,只见一骑飞跑,上坐着一人,头戴乌金盔,身穿大红显龙蟒袍,腰围金带,脚下皂靴踹定踏镫。一嘴白花须髯,手拿一条金披令箭,收紧丝缰绳,拚命的跑来,叫救不绝。仁贵一看,后面白额虎飞也赶来。仁贵心中暗想:“这人不是皇亲,定是国戚。我不救他,必遭虎害。”即时上前,一把将虎领毛扯住,用力捺住,虎便挣扎不起。便提起拳头,将虎左右眼珠打出,说:“孽畜,你在此不知伤了多少人性命,今撞我手内,眼珠打出,放你去罢。”那虎负痛而去。仁贵转身问道:“将军受惊了。请问将军高姓大名,为何单身独行,受此惊吓?”那将军道:“我乃鲁国公程咬金,奉旨各路催赶钱粮,打从此地经过,不期遇此孽畜。我若少年,就是一只猛虎也不怕它,如今年老力衰,无能为矣。幸遇壮士,感恩非浅。请问壮士,既有这等本事,现今龙门县内招兵,何不去投军,以期寸进。在此山路上经营,有何益处?”仁贵道:“原来是程老千岁,小人不知,多多有罪。但不瞒千岁说,小人时乖运蹇,两次投军,张总兵老爷总是不用,所以无兴退回。欲转家乡,闷闷不快,在此山林睡觉。忽闻喧喊,故此起来。”咬金道:“你有这本事,为何他不用?”仁贵道:“连小人也不知道。但我们兄弟四人都用,单单不用我。”咬金大怒道:“岂有此理!张士贵奉旨招兵,挑选勇猛英雄,为何不用?孤欲带你到京,只是不便。也罢,我有金披令箭一枝,你拿去,张土贵收用便了。”仁贵应道:“是。多谢千岁。”仁贵接了令箭。咬金即策马前去。
薛仁贵得了鲁国公令箭,连夜赶到龙门县,天色还早,就到衙门,大模大样。中军喝道:“你这个人,好不知时务。大老爷连次不用,几乎性命不保,今日又来则甚?”仁贵道:“不要管,快报与大老爷得知:有鲁国公金披令箭在此,要见大老爷。”中军闻言,不得不报。说:“候着!”中军进禀说:“有不用薛礼,得了程千岁令箭,要见大老爷。”士贵听言,心内吃惊道:“既如此,着他进来。”中军传进仁贵跪下,呈上令箭。张环一看,果是鲁国公老千岁的,便问:“你在哪里得来的?”仁贵道:“小人打从金钱山过,路逢一只白额猛虎,欲伤程爷,小人将虎打瞎两眼,相救了程公爷。他说上各路催粮回京,不期遇虎,幸亏解救,因问小人:‘既有本事,何不到龙门投军?’小人说:‘投过两次不用,要回家去。’千岁大怒道:‘有此本事,为何不用?我有令箭,他若再不用,孤与他算帐!’故小人只得大胆到此。”
张环听言,魂不附体,心内暗想:为今之计,倒要用了。眉头一皱,计上心来,说:“薛礼,既然如此,我只得用你。但有一句话问你:“昨日程千岁可曾问你姓名?”仁贵道:“这倒不曾问及。”张环说:“如此还好。你两次投军,非我不用,这是一片恻隐之心,救你性命。你有大罪,朝廷正要寻你处决,你可知道么?”薛仁贵道:“小人从未为非,有何大罪?”张环道:“只因前日天子扫北归师,得一梦兆,见一白袍用戟的小将,拿住朝廷,逼要降表,又有诗四句道:家住遥遥一点红,飘飘四下影无踪。三岁孩童千两价,生心必夺做金龙。君王细详此诗,乃穿白袍小将家住遥遥一点红,是山西地方;第二句其人姓薛,第三句乃仁贵二句,末句言此薛仁贵要夺天下的意思。如留此人在世,后必为患。于是降旨,要暗暗查究你,起解到京处决,以绝后患。你不知死活,钻入网来。我有好生之德,故托言犯讳犯忌,拿去开刀,使不敢再来。绝此投军之念,岂不救了你性命?不道你又偏偏遇着鲁国公,幸喜不知姓名。若说出来,顷刻拿到京师处决。如今有了这枝令箭,我也难救你了。”
忠烈薛家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