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刺史,限豪强。
武帝时,设置刺史以监察地方,其职责主要是监察诸侯王和二千石高官的不法行为,也包括对地方豪强的监督。
刺史按六条问事,打击豪强兼并土地,及禁止豪强与地方官吏相结合。
运用经济手段打击豪强。
随着经济的发展,官商大贾势力膨胀,晁错指出‘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
武帝采用禁止私人铸币、盐铁官营、算缗、告缗等方法,剥夺富豪经济实力。
任用酷吏镇压豪强。
景帝至武帝时,重用酷吏镇压豪强。
酷吏王温舒在河内郡惩治豪强,‘大者至族,小者乃死’;周阳由‘所居郡,必夷其豪’...等等。
武帝用酷吏对豪强进行血腥镇压,安定了社会秩序,稳定了中央集权。
但是武帝抑豪的根本目的,不是消灭这一阶层,而是为了限制其势力的膨胀,以免除其对皇权的威胁。
与此同时,新兴的官僚地主也得到了朝廷政权的保护。
他们‘身宠而载高位,家温而食厚禄,因乘富贵之资力与民争利于天下’,这就为其成为世家势力奠定了基础。
此外,为了弥补中央、地方权力的空缺,武帝开始推行察举制及征召制。
察举制,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举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征召制,是由武帝召见一批有能力的人并授予其官职。
通过这些措施,社会各阶层都有了获得权力的机会。
为了确保这一选举制度实现,武帝提倡儒学,表彰六经,使许多人以通经明术为官。
‘通经入仕’政策,给各种社会势力上升提供了新的条件。
之后,官僚、地主、商人、士人多位一体趋势日益明显,形成了集官僚、地主、商人、士人于一体的士大夫豪族。
而这一阶层,在此后的发展之中,逐渐成为世家势力。
至西汉中后期,世家势力已基本形成。
其世代为官,世代处于天下权力的中心地位,其势力已渗透到天下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成为一股十分活跃庞大的势力。
然后,到了王莽当政时期,世家势力有了很大发展,此时的世家势力与朝廷政权结合更为密切。
这一时期,各种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土地兼并、贫民奴婢化阻碍新朝的发展。
于是,王莽进行改革,实行王田、私属及五均六等制度,严重触犯了世家大族的利益,他们大都反对“新政”,引发了全国性的社会动乱,最终导致政权败亡。
从这一事实中,我们不难看出,世家势力已进一步发展为能够影响皇权的力量。
至东汉时期,世家势力进一步发展且具有新的特点。
东汉的世家主要由开国功臣、宗室、外戚、新兴势力等构成。
东汉初年,依旧是限制、打击地方世家大族,如赵、魏、青、徐等大姓以及地方土豪。
同时,朝廷又放任部分世家势力的发展,‘此时公辅者,或树私恩为子孙计,其后累世致公卿。’
事实上,东汉建立之后,世家大族越来越多,以致在东汉政治生活中起举足轻重的作用。
东汉中后期,皇帝多为幼年登基,幼皇继位,由太后临朝,形成外戚专权。
东汉的外戚多为世家大族,如窦太后家族、邓太后家族等,皇帝依靠宦官与外戚斗争。
因此,东汉外戚、宦官之争实际上是世家大族与皇权斗争。
此时,世家大族此时已发展为可与皇权相抗衡的力量。
从汉代世家势力形成及发展过程来看,世家大族总的发展趋势是,在两汉时期,其势力是不断发展壮大的。
从最初受王权制约,到东汉时与王权相抗衡,以至对整个社会都有重要影响。
然而,世家大族作为汉代社会结构的一个重要阶层,在其形成及发展过程中,对两汉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三国:开局被曹操模拟人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