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朱瞻基的话,那郭济在震惊此次朝廷的力度与决心的同时,也还是忍不住的问道:“可是殿下,此法实行虽说可以保证朝廷新政不会逐年的消弭,但是,朝廷所说的清查疆土内的耕地面积,又如何做到?”
“大明疆土,幅员广阔,很多耕地甚至在那荒无人烟之地,朝廷又要派遣多少的人力物力,才能彻底的清查完毕,而在清查的过程当中又是否会存在谎报、瞒报耕地数量的事情。”
“土地丈量在历朝历代也不是没有做过,可往往这样的举措所得到的收获却远远达不到朝廷的期许,甚至无法弥补丈量土地所耗费的财力物力人力。”
见这郭济问到了点子上,朱瞻基也就没再耽搁,直接将自己那度田令的内容说了出来。
“以朝廷之名,清查整个南直隶耕地数量,不掺和到此次新政当中。单纯以度量耕地为由,清查天下田地的数目。”
“同时昭告天下,表明: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天下疆土皆为朝廷所有,此间拥有土地者,只留土地的使用权力。”
“而此次度量田地,就是为其正式下发土地使用的正式文书。”
“所有人皆可带其地契到当地的衙门办理文书,不收取任何银子。有此文书,方得朝廷承认。”
“如此一来,朝廷便有了天下田地的综合数目,有据可考。”
“原有地契皆作废除,不可作正式文书,不受朝廷法令保护。凡朝廷无文书登记之土地,皆为朝廷所有。”
“凡民间百姓,向官府提交无主耕地者,可根据耕地面积而获得奖励。”
“..................”
随着朱瞻基的讲述,一个庞大的税收革新蓝图浮现在了那郭济的脑海当中。
这次的新政推行加上这个度田令的推行,为的不仅仅只是那一城一地的得失,而是对整个大明朝现有税收制度的革新颠覆。
同时他也敏锐地发现了,这度田令若真的按照预想当中去实施。
其得到的效果将从根本上解决目前大明朝所有税收制度的弊端。
了解户部,了解朝廷在税收征收事宜上详细情况的人都明白,户部税收这一块儿,压根儿就是一笔湖涂账。
没有实际的土地耕地数量,没有详细实际的人口总量数目,别说是户部的这些官员了,就是天上的大罗金仙下凡也不可能在这种情况下搞清楚。
这一点也不仅仅只是大明朝如此,以往的历朝历代皆是如此。
每年税收时,朝廷户部也只能是在与各地官府的拉扯当中,为朝廷取得更多的赋税财政。
说的直白一些就是,不依靠任何数据,单纯的对各地官府说,今年要达到多少多少的赋税,明年要达到多少多少的赋税。
往年又达到了多少多少的赋税,今年绝不可以比往年的赋税低。
而各地官府也会列举出当地的各种实际情况,诸如水灾天灾人祸等等,以此来迫使朝廷适度的减免他们的赋税额度。
这样的赋税征收,可不就是一笔湖涂账吗?
然而,在自己面前这位年轻的长孙殿下的口中,他似乎看到了根除这一现状的可能。
虽然在这度田令实施的第一年中,所能达到的效果,可能不会有预料当中的那么好。
可是随着朝廷对全国各地耕地的实际情况不断的深入了解,并且登记备桉后,朝廷账目上全国耕地的数量只会逐年的增加。
当越来越多被藏匿,瞒报的耕地从百姓的举报当中,从朝廷派遣的官员清查当中所查明后。
朝廷每年在这些耕地上,所获得的赋税土地税将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多。
加上在大明朝内开垦荒地必须有官府许诺的开垦令,并且在开垦完成后,需要到官府办理土地文书。
掐准了耕地增加的源头。
拿准了各地耕地的实际数量以及耕地荒废的数目。
大明:让你励精图治,你去养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