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本为甚好之法,但后来随着盐引滥发,边商苦等几年,甚至十数年亦兑不到食盐贩卖,越来越多边商无利可图,自不愿运粮支边。
屯田已败坏,又无边商运粮支边,边军粮饷的供应如何?自是年年缺。”
弘治皇帝脸色一暗。
“说句大不敬的,自皇爷爷定下‘运司纳银开中’之后,边军粮饷就更缺乏了。”
朱厚照口中的皇爷爷指的是宪宗纯皇帝,弘治皇帝他爹。
据后世不少学者专家的研究,“纳银开中”于天顺年间已有,在成化末年确立的,并非始于弘治九年的“叶淇变法”。
叶淇变法之说,应该是对其主导的将两淮灶户“余盐”大量售卖给商人的误解。
而且“运司纳银开中”自确立之后,并没完全替代“纳粮开中”,两种方式一直并行。
不过无论如何,“运司纳银开中”都是弊大于利。
弊一,不利于边军储粮,极可能导致空有银两而无粮可买。即使有粮,也是高价粮。
弊二,若边事告急,强令之下,商人多半会选择“运司纳银”而不愿“纳粮支边”。
“如不能彻底振屯务、整盐政,边军粮饷势必更恶劣。若边军士卒果腹也成问题,又如何御寇安边?”朱厚照一脸认真地望着弘治皇帝。
略等了片刻,见弘治皇帝依然沉吟不语,朱厚照又道:“若父皇下旨,儿臣定能为君父排忧解难。”
“皇儿,你说了这么多,无非是想朕准你整盐政、振屯务……”弘治皇帝似笑非笑地望着他,终于开口回应。
朱厚照猛地点了点头,满怀期待地迎着他的目光。
弘治皇帝嘴角轻轻一扯,未几,口中蹦出两个字:“不准……”
厚照大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