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一片公心,朕若不能体察,何谈相忍为国?”赵昰说道:“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朕自当纳忠言。
便罢文天祥右丞相之职,待其归来再行任用,进李庭芝为右丞相。”
赵昰环顾诸大臣,略微思考了片刻,又道:“张世杰权知枢密院事,赵吉甫、杨亮节同试签书枢密院事。”
“臣谢陛下信重,必肝脑涂地以报!”杨亮节立刻出列拜谢。
赵吉甫愣了片刻,跟着出列拜道:“臣乃宗亲,按制……”
“按制朕当于开封登基,可行乎?”赵昰用反问打断了赵吉甫的说辞。
历数各朝,宋代的外戚和宗亲最没存在感,为何?制度不允许他们出仕,朝臣不允许他们跋扈,只能当个小透明,赵吉甫出任实职确实是违制的。
“时事移异,今非昔比,用人当以贤德,不能拘于身份,无论军兵、庶民、学子亦或皇亲国戚,但有所长,皆可任用。万众一心,尽展所长,何愁贼虏不灭?”
“陛下英明神武,臣谨遵教诲。”众人再次拜下。
“诸公请起。”赵昰虚抬双手,说道:“中枢既定,今日赶制衣服、旗帜,明日入温州城,接受军民朝拜,再广拟布告通传天下。
其余官佐名单,江公领诸卿商议,诸卿当以江山社稷为重,相忍为国,搁置争议。
朕年幼,精力不济,且不通细务,先行离开。”
“有劳诸公。”杨氏行礼。
“臣敢不尽心。”诸臣回礼。
感觉心力交瘁的赵昰拉着杨氏的手,往回走去。
八岁的身体,不但小,还短,天才擦黑就累的不行。
目送赵昰离开,江万载说道:“陛下虽幼,却英明果决,能纳谏,可容人,诸位不可轻之。”
“理当如此。”诸臣表态。
“既如此,便起草登基诏书,着人雕刻印玺,制黄袍、旗帜,备车驾,点选御前侍卫等……”
大臣们承认了皇帝,还得让军民见识一番,要准备的东西不少。
皇帝要求从简,那是皇帝懂得治国,大臣们坚持从简,那可就是不懂事,自然力求完备。
挽宋倾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