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的是,毕懋康壮年时期,时逢宦官魏忠贤专权,等到崇祯帝继位,前明又内忧外患,实在无力推广燧发枪这种新式武器。
刘汉立国之后,毕懋康的《军器图说,也没有受到朝廷重视,以至于薛蟠来到这个世界之后,偶然得到一本《军器图说,一时间惊为天人。
泱泱中华,不是没有能人志士,只是有许多划时代的发明创造,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受到应用的重视。
这个世界,驱逐满清,复我中华衣冠的刘汉,虽然各方面,都要比历史上的满清开明不少,但是历史的惯性使然,没有强大的外力催动,刘汉帝国依然可能会在即将开启的工业化大时代,被西洋诸国后来居上,全面赶超,到一两百年之后,重现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境况,也不是没有可能。
好在,薛蟠来到了这个世界,自然不能让东方巨龙,再次沉沦。
虽然他小胳膊小腿的,能力有限,但也要力所能及的,为华夏民族做些事情,改变泱泱中华的命运走向。
前面的蜂窝煤、玻璃镜,以及对崇文门税关衙门、煤务提举司的改革,都只能算是牛刀小试。
话说,,,.. 版。】
真正的大手笔,还在后面。
薛蟠现在虽然混进了文官队伍,但是对军队建设,其实也有关心,借着宁荣二府的军中势力,接触过刘汉帝国的枪械。
京营十二卫中,就有一个火器营,用的还是落后的火绳鸟统。
以薛蟠现在的官场能量,还做不到为刘汉军队换装燧发枪,但也可以提前做些准备,让枪匠罗夫,和薛蟠从工部军器局请来的匠工,中西合璧,共同研制更先进的枪械。
名义也有,薛蟠的煤务提举司治下的西山煤矿,如今已经是年产值一二百万,净利润五六十万的大产业,管着上万矿工,数千运夫,配备自己的安保力量,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新式火枪,就是薛蟠给煤矿保安队配备的武器。
薛蟠给西山煤矿配置的保安队,人数只有两百人,只是京营十二卫一部的十几分之一,虽然配备了新式火枪,但人数太少了,所以并没有引起各方面的警觉,从而得以猥琐发育。
这算是薛蟠掌握的第一支军事力量,寄予厚望,福利待遇给得很好,队伍建设也抓得很紧,是按照以一当十的特种兵的标准训练的。
招募的兵士,是从数万灾民中精挑细选出来的,为了让这些名为保安,实为特种兵的兵士能安心从军,薛蟠把他们身后的两百个家庭,都安排妥当,不仅在工业基地、山间别墅等处,给他们安排了工作,提供了住房,甚至还分发了田地,让他们能扎下根来。
所以,西山煤矿的保安队,实际上也可以说是薛蟠的私兵,只是挂靠在西山煤矿名下,养兵的钱,都是薛蟠从西山工业基地特别调拨的,并没有占西山煤矿的便宜。
薛蝌收集来的西洋什物,都被薛蟠分发给了众姐妹,王熙凤、李纨,甚至王夫人、邢夫人,也都分到了一份。
收集的西洋书籍,因为都是原版,除了英文的,还有法文、意大利文的,连薛蟠都看不懂,只能等爱德华编好《万国词典,再试着让他翻译。
不过,薛蟠还是经常捧着一本英格兰大文豪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文集,用自己一知半解的英文功底,连蒙带猜的阅读,聊以打发时间。
虽然薛蟠连英语四级都没有考过,英文功底可想而知,但现在竟然从这本莎士比亚的经典诗集,读出了一些趣味,有些爱不释手了。
一次回到梨香院,也带着这本诗集,被林黛玉等姐妹看到了,林黛玉先抿嘴笑道,“哥哥也开始读书了么?”
薛蟠这个哥哥,最为妹妹们诟病的,就是不学无术,少学少识,连四书五经都没有通读过,更不用说浩若烟海的历代诗词文章了,和姐妹们说话的时候,说到什么文学典故,往往都是一头雾水。
前几次妹妹们还以为他是故意出丑,逗姐妹们开心,但是时间长了,姐妹们就知道了,他是真的没文化,再和他说话,就不会故意用什么典故了。
红楼之薛霸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