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王凡没有见过后世的大明“内阁首辅”:例如严嵩、张居正、三杨等人,但以史料中对这些人的记载推测,如果是他们站在黄子澄的位置,此时绝对不会和自己谈论此事。
建文朝的文官,果然是蠢到了根子上,只是论政治斗争手段,连给东林党那群家伙提鞋都不配啊。
他敛起笑容,挪了挪屁股,转头看向黄子澄:“所以刚刚黄公出去的时候,小道占卜了一卦。”
黄子澄反倒来了兴趣,想要看一看这小子临死之前还要玩什么花样:“哦?卦象如何?”
“大凶。”王凡给他一个“可是了不得”的眼神。
“哈哈哈,如今的局面,对你来说确实是大凶。”黄子澄则笑出声来。
“对我?”王凡则一愣:“卜卦者不可自卜,没听说过么?我是给你算的。”
眼见这老小子连声“小天师”都不称呼了,王凡也不客气,不再称呼黄公。
“为我?”黄子澄更是哈哈笑起来:“好,好,你且说一说,为老朽卜的什么卦。”
他反倒也跟着坐下来:既然你不接话茬,老朽可是给了你求饶的机会了。
此时又发觉不按照往日里的君子规则要求自己的言行举止,居然很是爽快——一种从未感受过的突破禁忌的愉悦。
王凡也跟着转过身来,学着他的样子盘腿而坐,俩人一老一少,就这么隔着牢门看着对方。
面上全都笑着,可心里却都是要把对方置之死地。
“我算了下南北战事的结果。”王凡眯着眼睛,隐藏着难以抑制的凶光,这是他重生以来,第一次有人想要主动杀自己。
从湘王府到这金陵城的诏狱中,一路走来,想要自己死的人很多,但那些人只是要完成自己的任务,杀死自己并非主观意识的决定,大多都是顺手为之。
而只有这黄子澄,是主动动了杀机,为何如此,王凡不能理解——杀局已现,也没有必要理解了。
火把默默的烧着,光映照在俩人的脸上,勾勒出灰暗的阴影。
“南北战事?”这四个字说出,黄子澄脸上的笑容慢慢的凝固,又在王凡的注视下消失。
自刚刚方孝孺被齐泰亲切的拉走后,南北战事,尤其是北平燕逆,就成了他的心病。
削藩是他主持的,极力劝说皇帝放朱高炽三人回北平麻痹燕王也是他,建文朝第一次“文武之争”的挑起者也是他。
此时的黄子澄已然处在了建文朝这场大漩涡的中间:虽然宦海沉浮多年,可他还真没见过这种场面。
内心里早就乱了分寸,没了主张,控制不住那颗患得患失的心,因此刚刚才会被王凡的“晁错”提醒弄的六神无主。
也是为何对王凡突然动杀心的主要原因——我控制不了这些局势,难道还控制不了你这小小冒牌货的命运呢?
强者受辱,抽刃向更强者;怯者受辱,却抽刃向更弱者。
便是黄子澄此时最真实的心理写照。
那颗患得患失的心又涌了上来,压制住“这道童在妖言惑众,乱我定性!”的念头。
“他如今性命只在我一念之间,听一听又何妨?”内心里安慰着自己,面上露出不屑一笑:“哦,若你还能卜算国事,那要我等大臣作何?”
“你就说你想不想听吧。”王凡回之不屑,他已经看穿了黄子澄的不自信,这种不自信来自于他走到今日的位置不是靠着自己在官场摸爬的能力,而是靠着朱允炆的赏识。
建文朝的三大文官中,除了齐泰是朱元璋临死之前钦点顾命辅佐朱允炆的外,黄子澄和方孝孺都是新皇一朝得道,随之升天的人物。
这也是为什么在这三驾马车中,方、黄二人都以齐泰为核心,以能与他靠近作为自己心安与否的关键。
刚刚那场荒唐的类似狗血“三角恋情”的大戏,让王凡看穿了方黄二人内心的脆弱。
而一个人别管再强大,只要攻击其弱点,不能说一击毙命,却也可以事半功倍。
大明公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